简析藏医外治基本方法与特点.docVIP

简析藏医外治基本方法与特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藏医外治基本方法与特点

简析藏医外治基本方法与特点   摘要:藏族医学历史悠久,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认识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其藏医外治方法是藏医四种基本疗法之一,藏医最具鲜明特色的疗法。   关键词:藏医学 治疗 特点   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神秘、圣洁的西藏,一个被世人以神奇的眼光搁置在梦幻与遐想的一隅,多少人梦里魂牵梦绕的圣地。神秘的雪山、转世的活佛、圣洁的布达拉宫所有的一切都为西藏披上了神奇的面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医学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受到藏传佛教很深的影响。在藏区一些大的寺院,一般都设有专门传授医药学知识的“曼巴扎仓”(藏医学院)。藏传佛教的高僧活佛一般对藏医药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曼汤(挂图)中所载的历代名医中就包含有本民族的高僧大德以及印度佛教的传播者――莲花生大师。一些治疗藏区疑难多发病的传世秘方就是在寺院文化的背景中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揭开藏医药学神秘的面纱,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民族医学。其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远非宗教色彩所能包容的。   一、藏医外治的基本方法   藏医药将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归为四大法,即“食、行、药、外治”。藏医外治法是藏医四种基本疗法之一,是藏医最具鲜明特色的疗法,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现存最早的藏医古籍《月王药珍》(公元710~720年)中,就已记载了各种外治疗法。其中,贴敷疗法对各种疾患根据病情的寒热、轻重、时令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外敷贴剂36种,并阐述了罨治、药浴等外治疗法。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主要的后续本用了11章的篇幅重点阐述了外治疗法,包括了油脂疗法、滴鼻药剂、导剂缓下法、导剂灌肠法、针刺、放血法、灸法、药浴、擦涂疗法、穿刺法、清泻反压法等。   当内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些特定疾病必须??行外治法或内外合治时,要采用外治方法。历代藏医的外治理论,主要依据是《四部医典》的外治篇。外治法分放血法、火灸法、寒热敷法、药浴法和涂抹法等五种。   1.放血法:主要针对“血、赤巴”型热病、肿胀、各类疮、痛风等疾病的治疗,其中牛角放血法临床使用较广,此法适宜于各类关节痛、肿胀。   2.火灸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寒病、消化不良、水肿、脓肿、癫痫、精神病、半身不遂等寒性疾病(除“痛风”外)的治疗。   3.寒热敷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病、消化不良、急慢性疼痛及皮肤出痘有效,其中,“霍尔梅”敷法使用较广。   4.药浴法:适用于“龙、培根”型病发作期、四肢僵硬及萎缩、肌肉僵直、黄水、各类皮肤病等。药浴法可进一步细分为浸浴法、酒浴法、骨汤浴法、敷浴法、袋浴法及蒸气浴法。浸浴就是把身体浸泡在药水里;酒浴是药品经特殊发酵后进行药浴的方法;骨汤浴是药浴过程中药品与骨汤相结合来应用的浴法;敷浴法是药浴过程中针对某些特殊疾病在特殊部位进行外敷药浴;袋浴是把药包放在纱布袋子里,在病变部位进行热敷;蒸气浴是熏浸在药水的蒸汽上。临床上常用浸浴法。常用的药浴药方有“五味甘露药浴”和“广方药浴”两种。   5.涂抹法:是用药水、药物油、脂肪及药膏涂抹身体并适度按摩。这种外治法适用于体弱、面色苍白、血色素低、少精等。   二、藏医外治与中医外治的异同   藏医学以“三因五源”学说为其理论基础,其外治法的分类与中医学外治法分类不同,分为温和疗法、强力疗法和猛烈疗法三类。温和疗法有罨熨、浸浴、涂摸三法;强力疗法分为放血、针灸、穿刺三法;猛烈疗法分刮除、切除、掏引、拔除四法。   中医学与藏医学的外治诸法,在不同的理论体系指导之下,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具体分析实际操作及适应病症,可发现两者之间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中医学熏法、熨法、热烘疗法与藏医罨熨法大体相同,可归为不同名称的同类治疗方法;中医学外治法的切开法、挂线法等手术疗法与藏医学放血疗法、穿刺疗法虽在所治病症及具体操作手法上有区别,但仍具可比性,应属于同一类型中的治法。   中医学外治法与藏医学外治法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藏医学发展受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用药取材等均有独特之处。如:藏医涂抹疗法中有取陈酥油涂敷的;浸浴疗法中用特有的矿泉水浸浴的。藏医中还有据本地特色对中医学外治法进行延伸和补充的,如采用牛角进行角吸疗法即对拔罐疗法的延伸和补充。   二是中医学外治法,用药范围大,药物种类多,使用方法也较广泛。而藏医外治法中使用器械相对较多。中医学与藏医学外治法在针对某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时各有独到之处。将两种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