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筑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筑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现在办事净遇好心人!”山阳县高坝店镇桥耳沟村民王会霞领到2.4万元新农合报销时对邻居说。这也是山阳县实施“为民服务直通车”工程以来,广大群众的普遍感受。就拿王会霞丈夫生病这件事来说,从送医院治疗,到临时救助、新农合报销、大病救助,再到残疾证办理,她只到镇政府和中心医院去过一次,其余全是通过电话办理和镇村干部代理,整个过程都让她感受到了方便与舒心。   畅通四条渠道,促进惠民政策直通   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山阳县把延伸“触角”,打通“经络”作为大事来抓,着力于“民意上得来”,“政策下得去”,结实“123”民情收集整改网络,建立县镇村三级民情信息员、电子信箱、热线电话全天候民情收集一张网,组建由驻村包联干部、村组长、上岗党员和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的两支民情信息员队伍,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问题反映、民事代办等服务,依托村级“民情恳谈会”、镇级“民情交办会”、县级“民情督办会”三会制进行整改筛选,建立了能办即办、不能办及时逐级上报的民情月报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县、上下联动、民情直达的民情民意收集整改网络。   “哎呀,夫妇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娃了”,“当过村支书、村长的,每当一年每月发给5块钱补助”,“李大奎也吃上低保了”……在山阳县色河铺镇陆湾村,每周一都有一大堆人围着村里的惠民政策公告栏,边看边讨论着。像这样的公示栏,在山阳县每个村都有一个。它定期公布国家最新的惠民政策,公示低保、二胎审批等群众关心的事,成为继电视、电脑之后农村群众的“新宠”。   为了把国家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交到群众手中,使之走入群众心中,山阳县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依托县政府网、党建网、纪检监察网、县直部门网站设立惠民政策栏目,实现惠民政策及时发布,全面在线,一点即知;县、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站)设立惠民政策公示栏,做到项项政策全面公示不遗漏,一看尽知;印制《惠民政策汇编》3400余册,实现惠民政策一查便知;各村确定惠民政策宣传员,各职能部门设立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咨询。   与此同时,县上还积极推行各类补助补贴“一折通”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农民群众,同时避免挤占、挪用、滞留、拖欠等现象。山阳县是劳务大县,素有“十万劳务大军”之称,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常因报销县外就医补偿资金而多次奔走。从去年开始,山阳县采取资金直接划拨“一折通”银行账户的方式实行补偿兑付,参加新农合的外出务工者只需将县外就医单据及个人相关资料交由当地镇卫生院上报县合作医疗办审核后,补偿资金就会直接由合作医疗办划拨“一折通”个人银行账户,随后电话通知户主查收,并可在全国各地信用社支取现金。近日,山阳县十里乡郭家村外出务工村民陈兰草就在西安通过“一折通”支取了2万元的县外就医补偿资金。和她一样,目前已有4196位农民工通过“一折通”直接领取到了1223.98万元报销资金。   完善三级平台,促进群众办事直通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窗口服务单位的办事作风长期被群众所诟病。对此,山阳县建立完善了县、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站),给每个企业、村组印发了《便民服务手册》,全面推行一单式告知、干部去向公示、为民服务代理等制度,做到服务内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热线电话“六公开”,为群众办事提供了“千里眼”、“点菜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设置了人事、人才、就业、社会保险等32个便民服务窗口,并购置了触摸屏、液晶电视等信息发布和查询设备,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供电公司推出了“温馨服务”;广电网络公司推出了“一刻钟服务圈”;农业系统推出了“农技服务直通车”等。全县各级窗口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群众办事乘上了“高铁”。   针对境内山大沟深、群众出行不便的实际,山阳县还在8个边远地区建立了镇政府为民服务代办点,并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十里铺镇槐树庄村原属于王庄乡,撤乡并镇后,有70多名育龄妇女每个季度都要赶到20多里路外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三查”。家住三组的徐彩红就常常因为“三查”耽搁一天时间无人照顾老人和孩子而发愁。得知这个情况后,镇计划生育站站长朱媛带着几名干部,每个季度都抽出1天时间专门赶到村里为徐彩红和其他育龄妇女“三查”。镇上干部从在门口等服务对象上门到“主动出击”送服务上门,让徐彩红她们打心眼儿里感激。如今,只要朱媛她们一到村里,就会被这些姐妹们“抢”到家里做客。   “常见干部面,急事干部办”。这句在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是山阳县干部作风转变的真实写照,这源于山阳县用制度来固化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果,让党员干部常进群众门,变成一家人。他们在县级领导干部中推行“一联五帮”制度,32名县级领导干部共联系32个后进村,结对帮扶农村贫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