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现状
浅析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现状 [摘 要]在娱乐风潮的影响下,真人秀成为国内电视屏幕上最具观赏性和话题性的节目类型。而湖南卫视更是以“娱乐”立台,将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为例来探讨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的现状。肯定我国电视节目在策划方面的优秀之处――学习外国优秀电视节目,并加以引进,进行本土化改造;同时指出其不足和缺失――缺乏原创性和创新,以及各大卫视之间恶性竞争,复制克隆现象泛滥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缺失提出对策。 [关键词]湖南卫视,“真人秀”,策划,娱乐,恶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F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63-01 一、以“真人秀”节目为主的电视综艺节目现状 “所谓真人秀节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记录、制作和播出的节目。”①1999年,荷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态出现并发展起来,随后风行于欧美地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福克斯公司的《诱惑岛》与《美国偶像》,法国的《阁楼故事》等。 虽然“真人秀”在中国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事实上国内的“真人秀”实践,已经走过了兴起――繁荣――衰落――复兴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真人秀时代,应从2000年开播的《生存大挑战》开始,作为一档野外生存挑战类节目,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适应及节目经营方式的落后,显得水土不服。2003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节目的播出,使我国真人秀节目得到新突破,也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高潮。传媒缔造着“草根”一夜成名的神话,使其获得极高的收视率。“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中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一种节目类型。 2010年6月,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以及2011年又正式出台了“限娱令”,这些政策都希望从宏观上来改善这种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在娱乐风潮得到一些调整后,各大卫视开始寻求新的节目形式,希望在卫视竞争中“独具一格”,“出奇制胜”。 浙江卫视于2012年播出了《中国好声音》,导师制的出现,选手竞选的方式,以及节目中最具代表的“转椅”,让观众感受到选秀节目的焕然一新。此时,湖南卫视也开始推陈出新,摒弃之前“草根”选秀模式转向打造专业歌手的竞赛――《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我是歌手》表现不俗,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评价价。随后各大卫视也开启了“明星竞赛”的模式,如CCTV《梦想星搭档》、江苏卫视《全能星战》、深圳卫视《中国音超》等。 为寻求新的节目方向,湖南卫视于2013年开始了另一种电视节目模式的探索,即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同样地,随后有多档类似的亲子类节目横空出世,如央视《宝宝来啦》、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等。 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节目同质化,缺乏差异性,目标受众相似,造成媒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电视节目在策划方面的缺失表现 1、电视节目策划缺乏原创性成为“硬伤” 现在国内口碑较好的真人秀节目,几乎全都引自国外。近期,受到观众热捧的《爸爸去哪儿2》购买的是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 2、过度“娱乐化”,“娱乐”成为“愚弄” 在各大选秀舞台上出现了一些“个性”选手,如“快乐男生”师洋,他在比赛时拥有着“高人气”,并不是因为他的唱功,而是他怪异的装扮和夸张的表演,迎合了受众的低级趣味。有些人以近乎疯狂的心态追捧着这类选手。在本人看来,这种“愚人愚己”的心态正是过度“娱乐化”的产物。 。 4、各卫视之间恶性竞争,复制克隆现象泛滥 “‘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韩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②观众对于各类“换汤不换药”的节目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和“反感情绪”。 三、关于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的对策思考 1、在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策划和编排思路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策划出优秀的原创电视节目 如何做到原创性和创新性?在消费了“草根”、“爱情”“亲情”、“明星”之后,我们还能消费什么?笔者认为,策划者应主动研究现有节目的“漏洞”并且依据受众市场的反馈,增添多样化、可视性强的内容。 2、在引进国外优秀节目时,需要根据国内受众收视习惯进行“本土化”处理 《超级女声》、《变形记》、《我是歌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