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文学教学中经典涵咏与精致阅读
世界文学教学中经典涵咏与精致阅读 摘 要:以审美经验培养为核心的“精致阅读”,有利于文学作为专业的研究对象本该得到的相应学术和审美提升,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建立在传统“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审美阅读其实仍然是通过重新回到历史语境当中的文本研究。本文以莎士比亚《李尔王》的阅读为例,通过材料涵咏经典,进行精致的深度阅读还原文本本意,从而走出文学教育的理性中心困境,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学史教学提供资源。 关键词:文化心脉;文本细读;经典涵咏;困境 一、引言:“文化虚荣感”与“高贵的闲暇” 文本细读(Close-reading)看似一个相当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耳熟能详的名词,但是正如著名莎学研究家麦克唐纳(Russ McDonald)所说,由于批评流派纷呈,“20世纪末期以来,文本细读已经变得相当难以定义,并且充满了不明确的可塑性。”[1]20世纪文学批评的理论强化更使得当下的文学、历史、哲学、法学、传播学等课堂里,诸多课程均以“概论”、“……史”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概论”、“……史”轮廓脉络清晰,看似统领全局,史论结合,纵横古今,好像课程结束之后莘莘学子都已经掌握古今中外文化心脉,实则差矣。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课程更多的是满足了我们师生的“文化虚荣感”。学生自以为学了“概论”、“史论”就是掌握了知识、真理。老师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传道授业”。而在碎片化的新媒介时代真正深度阅读文本的学生日益减少,或者说,在我们长年累月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体验到了精致阅读的豁然之感? 不管时代如何流转,教学方法多么玲珑百变,精致阅读永远是涵咏经典的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感于文本的精致阅读在高校文学教学中的缺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将西方经典的文本阅读作为教学内容,在与经典对话、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感悟西学经典涵咏与精致阅读的魅力。 二、西学经典与文化心脉 汉代王符《潜夫论?赞学》有云:“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声,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以遗后贤也。譬如犹巧?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2]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又云:“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3]其在《文心雕龙?宗经》对经典进一步解释为:“三级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指出经典具有奠基性、恒定性和权威性等特征。而西方“经典”一词从古希腊语Kanon衍生而来,其本意是“芦苇杆”“钓竿”,后逐渐发展为“尺度”“法则”之意。经典之形成以及其价值先人早有论断,而其在时代的洪流中仍能持存其作为阅读对象,那是因为经典以某种特殊影响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并潜藏在个人或集体无意识的深层记忆中并成为民族教养的根基。文学经典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彰显着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探究的是人的灵魂的深度,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而当下,我们的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网络畅游是学生甚至教师最为常见的闲暇。经典阅读,对经典的文本沉潜细读似乎已经不合时宜。而滋养性情,向来是敦厚的经典诗文,而非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理性经验,更非喧哗骚动的网络游戏和网页超链接。 “不学诗,无以言。”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养、教化,要守住大学的教养教化,就得回归中西方的经典。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教育和学术的基础都是古典学问。经典的文本细读,在娱乐至死的碎片化的新媒介时代弥足珍贵,称之为高贵的闲暇亦不为过。而作为世界文学从教者,如何引导莘莘学子静心研读西学经典、在循序渐进的深耕细作之后慢慢掌握文化心脉,则需要下足工夫思考到位。莎士比亚作为西学经典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具有原创性、普适性、超越性、模糊性,其恒久魅力与日月同辉。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阅读它们,我们就越来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4]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段话似乎就是在界定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符合了古今中外对于经典概念的界定的一部伟大作品。 三、《李尔王》精致阅读的实验 如何涵咏经典?如何细读文本?这是貌似简单实则颇费心智的教与学的锤炼过程。笔者在进行西学经典文本阅读与教学过程中坚守宇文所安在《他山的石头》中所总结出的原则:质疑我们既定的所有的文学史的建构,要重新回到历史的语境当中,然后通过文本、通过材料进行还原,建构它们之间的一种关系。[5] 《李尔王》虽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但一些读者视之为父爱悲剧的作品,从而导致该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极容易被一笔带过。这与其内涵的丰富不匹配,甚至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Friends Lesson 2教学课件2024秋.pptx
- 2025年易制毒化学品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25-2030年).pptx VIP
- 创业资源的管理与整合.pptx VIP
- 2024科技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5年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管道施工ppt课件学习资料.ppt VIP
- 【2024年7月中考试题观察研讨课件】7. 滨州中考第21题 解析.ppt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_黄帝内经_中相关_血气_气血_论述辨析.kdh.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