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中悲怨风格
试论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中悲怨风格 摘要:曹植在建安时期是一个悲剧人物,正是他政治上悲剧恰恰促成了他在诗歌上的卓越成就。然而目前较少有系统探讨他政治的悲剧和诗歌悲剧的关系,本文就主要从政治悲剧方面分析他诗歌中的悲怨风格的表现以及影响。 关键词:曹植 悲剧人生 诗歌才华 悲怨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曹植生平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自幼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几次想立他为世子,但因其桀骜任性而作罢。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奇才博敏,安有继之”[1]的高度评价。 二、曹植诗歌才华的展现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又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以后的产物,打上了作家浓重的主观色彩。其中作家的人生经历对作家的思想认识、情感气质、文化素养等起着重要作用。”[2]文学反映人生,这一点用在曹植身上最合适不过。曹植在十三岁以前一直跟随曹操过着动荡的军旅生活,“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3]曹植幼时看着父亲驰骋疆场,激扬文字,在政治、文学方面曹操无疑都给曹植树立了一个榜样。“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这正是他渴望建功立业、积极奋进的人生理想。 曹植诗歌创作以曹丕登基(公元前22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歌颂他的理想抱负,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抒写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慷慨志气。同时曹植还写了许多表现他为贵公子的优游生活,如《箜篌引》、《斗鸡》等。这一时期曹植意气风发,饱含理想和抱负。但这也与后来他受到打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期曹植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宿愿,反而屡遭打击,一步步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落得一个悲剧的下场。可以说曹植的得意与失意都与他在政治上的沉浮密切相关,对政治的追求造就了他的意气风发,也造就了他后来的悲怨人生。 曹丕称帝后,由于曹植在诸王中影响大、实力强,且有争立太子的前嫌,自然成为权力斗争中被猜忌和受迫害的对象。这不仅使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就此破灭,而且还饱尝煮豆燃箕之苦。诗歌几乎已无前期的欢愉之音,而更多的是哀愁之叹、恐惧之感。在这种形势下,曹植一方面反复歌颂曹丕表明自己对其的拥护,另一方面责己悔过,表示自己绝无野心。凡此种种,多是出于保全自身的考虑。现实中远大抱负无法施展,受到打压却又无力反抗,为了保命还不得不奴颜屈膝、曲意奉承,这样加倍的屈辱,更加触动曹植内心深处的凄苦悲怨之情。“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此时的他根本无从发挥个人才干,只能写文以消解内心的愁思。 三、政治悲剧与悲怨风格 曹植一生中写作诗歌九十余首,其中与政治有关的悲怨诗影响最为深远。曹植在政治上的凄苦悲怨来自于多方面:其一是自己不被理解而产生的苦闷。《?{鱼旦}篇》“?{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唯有切肤之痛的曹植才能如此真切地抒写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失望,充分展示了一个失意个性的内心世界。这种情绪在他的《吁嗟篇》中也可看到:“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作者开宗明义,叹息飞蓬孑然一身,那飞蓬在广漠空间独自飘流。突然一阵大风,把它吹入云端,原以为可以穷极天路,没想到忽然又被吹下深渊。这些描写,不正是暗喻了作者孤寂的生活和飘零的身世,慨叹了自己受人牵制、身不由己的处境吗? 其二来是被打击的愤恨。最具代表的是《赠白马王彪诗》,这是一首交织悲伤、愤慨和恐惧之情的诗。“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曹植兄弟循例入朝,而曹彰暴死京城,曹植与曹彪在返回封地途中又被强令分道而行。全诗从离开京城到旅途的艰苦写起,写了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融合.pptx VIP
- 汽车热管理管路深度报告:新能源管路空间大幅提升,塑料应用高速增长.docx VIP
- 01.2021U9Cloud多组织入门培训-基础设置.pptx VIP
- 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疾控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人音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智能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docx VIP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