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盛唐送别诗地域性风格特征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盛唐送别诗地域性风格特征探究

初盛唐送别诗地域性风格特征探究   【摘要】初盛唐送别诗在历代送别诗中具有数量大、质量高、多样化等特点,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初盛唐送别诗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性风格特征,从意象角度分析,其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意象;从语言角度来分析又具体表现在雄健豪壮的风格和为都城应制诗所独具的纤?语言风格两方面。   【关键词】地域性 ; 风格特征 ; 雄健豪壮 ; 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28-02   中国有着绵长而丰厚的送别传统,送别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唐代送别诗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全唐诗》中送别之作几乎占十分之三四,在历代送别诗中具有数量大、质量高、多样化等特点,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综观初盛唐送别诗,其展现出了浓厚的地域性风格特征。《隋书?文学列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可见,由于地域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风格自然也就不同。初盛唐送别诗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性风格特征。以下将从地理意象、语言等方面考察。   一、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意象   综观初盛唐送别诗,先看以下诗例。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洒。”   王维《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王维《送崔五太守》:“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可见,连用地名续写行程较为常见。首先,这些诗句用地名来展示被送者的行程,突出了友人的征途漫漫,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对朋友旅途的顾念和祝愿;其次,地名的连用带动了对与地名相关的景色和自然风光的展现,给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地名的连用在讲求节奏的同时,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正如宋长白在《柳亭诗话》卷十三《地理》条中就对连用的地理意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金长真曰:‘诗句连地理者,气象高壮。要之情思笔录,自然相合,非有所承袭也。”由此可见,成功地把握地名的连用能给送别诗增色不少。   除了地名的连用之外,送别诗中又多涉及被送者所到达地点的地域性。诸如岑参《送李翥游江外》:“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其中,禹陵在越州会稽县(今绍虞)南,庙在县东南。严滩是东汉严光垂钓的地方,在今天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史记?夏本纪》)诗句通过“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落,袖香朱橘团”,尤其“湖山寒”、“孤舟江海”和“袖香朱橘团”也反映出被送者所到达地点浙江的地域性。   又如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其中南徐州、秦淮河等是被送者所到达的地名。东晋南渡时,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侨置徐州,即诗句中提及的“南徐州”,管辖今天江苏长江以南,太湖一带北方地区。建业由孙权设置,唐代为润州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战国楚置金陵邑,因金陵山而得名的金陵,即今南京市。西北流经南京市长江的秦淮河以及孙权定都建业后所做的石头城都涉及被送者到达地的地名。通过这些地名的罗列,使读者对被送者到达地有一个初步印象。其中“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独去过淮水”、“尝忆卧江楼”,则从“泽国”、“沧波”、“淮水”和“江楼”反映出被送者到达地浙江的江南水乡的特点。而“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则反映出由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南北地域生长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更从侧面反映出被送者所到达地方的鲜明的地域色彩。总体来看,此诗写出了对方所到达地点的地域性以及江宁的形势。   二、极具雄健豪壮风格的语言   姚鼐在《复鲁?非书》中论及两种不同风格美时指出:“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