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惕从铁道游击队走出来将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惕从铁道游击队走出来将军

郑惕从铁道游击队走出来将军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枣庄津浦铁道线上的鲁南铁道游击队,因小说和电影《铁道游击队》而名闻全国。小说和电影中政委李政的原型之一,便是曾任铁道游击队最后一位政委、原二炮副司令员的郑惕中将。郑惕将军曾在《鲁南铁道大队纪实》一书的序言中说:“铁道大队斗争的真实情况,要比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更为艰险和复杂……”   郑惕,是从铁道游击队队员中走出来的一位将军,曾经担任过鲁南铁道大队第六任政委。建国后,郑惕曾参加过中苏、中蒙等边境谈判,曾担任过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他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光风?月的人品,足可彪炳史册,以启后人。   15岁走上革命道路   1923年的鲁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一年的11月16日,郑惕出生在山东临沂沂河岸边一间低矮的小茅屋里。父亲郑家荣,是个典型的勤劳淳朴而又精明能干的山东汉子,他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把积攒起来的钱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鞋店,取名为“荣昌和”。   1937年底,韩复渠不战而退,日军占领济南后,沿津浦铁路南下开始对兖州、枣庄、临沂等鲁南各主要城镇进行狂轰乱炸,烧杀掠抢。1938年春,日军占领临沂城,对临沂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在少年郑惕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还不满15岁的他决定参军。   郑惕刚一参军就被选派到鲁艺干校学习,开展“救我中华,还我同胞,打倒日本强盗”的抗日爱国运动宣传。由于郑惕表现积极,工作出色,他所在的山东八路军第四支队南进支队又选送他到山东岸堤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学政治、学军事,正规而较为系统地接受革命理论教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郑惕从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学习,主要学习艺术、开展抗日宣传。在这里,他积极要求加入组织,在毛英和张贞的介绍下,1939年5月5日,还不满16岁的郑惕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底,山东鲁迅艺术学校的师生全部参加反“扫荡”,郑惕在这次反“扫荡”中机智勇敢,被提升为班长,此后,郑惕到苏鲁支队参加了几次战斗。   1941年,鲁南对敌斗争形势进入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中共根据地大面积???蚕食,形势非常严峻,“侵蚀”与反“侵蚀”、“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异常激烈。在黑云压城城欲催的白色恐怖中,郑惕耐心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号召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同时,郑惕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了解敌情,为主力部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智勇双全大显身手   1944年秋,郑惕被任命为鲁南军区铁道大队副政委,不久升为政委。驰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就是鲁南军区铁道大队。铁道大队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灵活作战在津浦、临枣铁路支线上,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铁道游击队。   日军对铁道游击队是又恨又怕,曾多次动用重兵,妄图将铁道游击队一网打尽,结果不但没有把铁道游击队消灭掉,这支队伍反而越来越壮大。那时的津浦铁路,是在日本人的严密监控之下,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想方设法把铁道游击队消灭掉,为此还组织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特务队,运用游击队的战术,对付游击队。然而,游击队员凭着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采取分散行动、化整为零,有利就打、不利就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术,让日军晕头转向、叫苦不迭。   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捣毁铁路,这是铁道游击队的拿手好戏。火车翻车后,他们组织人员迅速将货物运走,有力地支援了部队。   堂堂“大日本皇军”,竟斗不过小小的游击队?日军见硬的不行,只好用软的,主动要求同游击队“和平谈判”。结果谈判桌上,日军被问得张口结舌,同样遭到失败。   日军见游击队软硬不吃,恼羞成怒,调集大批兵力,配备当时最精良的武器,对游击队展开围歼战,还在群众中到处散播谣言:游击队被全部消灭了,谁谁被俘虏了,谁谁跳井自杀了,谁谁被打残废住了医院等等。敌人的谣言弄得游击队员的亲属惶惶不安,纷纷出来探听情况。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鼓舞士气,铁道游击队召开了动员大会,郑惕号召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巧妙对付,尽快给敌人一记沉痛打击。   当时驻扎在沙沟镇的日军,每天都有三四人出来上街买菜,有时还带着家属。郑惕得到这一情报,决定给日军脸色看看。他挑选4个精明能干的游击队员带着枪,化装成赶集的老百姓,在集市上等候。当4个日军带着两位家属来到集上,郑惕带领4名游击队员,每人盯住一个,使个眼神,4人同时下手,由上朝下开枪,4个日本兵同时倒地。这事既长了游击队的威风,也灭了日军的士气,同时起到了很好的辟谣作用。   唇枪舌战受降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枣庄一带的日军及家属1000多人集结在临城,以等待时机携械逃离鲁南。10月19日,临城的日军及家属乘一辆铁甲列车于夜间开出,准备南逃徐州。当铁甲车开到沙沟附近时,看到前面的铁路已被铁道游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