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VIP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微博新闻快捷、方便、范围广,有传播体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碎片化发布信息、虚假新闻成堆、直播易引起副作用、著作权难以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提升微博使用者的相关素养、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实名认证,健全法律法规,培养“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   关键词:新闻传播;微博新闻;问题;对策   一、微博新闻传播活动存在的问题   1.碎片化信息发布   2013年12月17日的“圆通毒快递事件”,2014年8月29日毕业女大学生龚雪失联事件,9月21日的“福建一家4口被灭门”,9月26日发生的“广西4小学生被砍杀”等,都是通过微博将现场一些图片、照片、悬赏令、文字等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人们,引起网民普遍的关注。但微博页面上的文本往往不成系统,在一个网页中,排放在一起的微博新闻要么来自不同微博用户的不同话题和相似的话题,要么就是来自同一微博用户的不同新闻,条目众多,新闻之间缺乏关联性,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2.谣言、虚假新闻成堆   正是由于微博的低门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微博新闻遭遇谣言的事情层出不穷。2010 年 “金庸被去世”微博新闻,2011 年春节前后,出现以微博为平台社会广泛参与的“打拐”行动中“4岁男孩刘晨光西安雁塔被拐”等虚假信息趁虚而入;2011年3月由于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了核辐射会扩散到中国,以为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造成全国各地疯狂抢盐现象。   微博虚假新闻大量出现首先与微博的信息传播者和发言者隐匿身份有关。微博没有确立信息管理机制,没有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缺乏自律的微博用户在表达观点时一般少有约束,带有强烈主观倾向。“在社会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的组织性的“把关”角色让渡给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网民,当这些‘乌合之众’的信息传播在一个带有政治目的的有计划的信息引导下,就有走偏的可能”。首先,网络“大V”借助微博平台,拥有话语霸权,成为“意见领袖”,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和转播,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方向,威胁社会的稳定。其次,信息的不透明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3.微直播也易引起一定的负影响   2010年1月9日,新浪微博对“中国影响 2009 时尚盛典”活动进行了微博直播,这是微博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博应用和直播方式出现,从此“微直播”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应用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它依托于微博基础,或通过汇集微博上来自各方面的实时信息,展现大型活动进程的直播,或单一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和描述某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展过程,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者需要在微博网站上开辟一个专门的主页,通过手机、电脑将现场的情况发布在活动主页上,现场还设有“微博墙”,显示着网友在主页上发的微博,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就在场内场外、线上线下进行着。目前全国两会报道、企业产品的相关活动、晚会、社会公共事务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2013年8月22日至26日,在济南市中级法院审理薄熙来案件中,通过179多条微博、近16万字的图文“直播”庭审状况,这也是我国首起以微博直播的高级官员贪腐案件,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后者微博的直播更多呈现出草根性,往往与突发性事件关系密切。   当然部分微博直播也引起了一定的负影响。虽然微博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的自媒体,具有发散性,但很多微博用户也可以在上面写日记、记录生活与心情、发表时政评论、曝家丑甚至更为隐私的事件,只是经过网民的跟进、二次传播,私密搞得人尽皆知。2010年9月8日,画家“赵庭景美”在微博上直播了将丈夫“北京陈青蓝”“捉奸在床”的全过程,上演了“捉奸门”闹剧。这是首次当事人利用微博自曝捉奸、家暴、经济情感纠纷等家丑,首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2012年10月知名博主在微博曝光董洁与潘粤明分手,此后双方在各自的微博上直播“离婚大战”,彼此形象一落千丈。2014年6月11日至18日,黄奕与老公黄毅清在微博上互相指责对方出轨、家暴、相继争夺小孩的抚养权等,上演了8天的“狗血剧”。   4.微博新闻著作权难以得到保障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用户以及其他数字终端的快速发展,不受时间、地域、国别、种族的限制的网民都忙着织围脖。由于传播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传播途径多样化,加上《著作权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时事新闻”没有著作权,就想当然认为新闻无版权,导致了微博新闻侵权的泛滥,使微博新闻的著作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2011 年 6 月,北京暴雨期间,杨迪将其在地铁中拍摄的“地铁 4 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在其微博中发布后,被包括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大量传统媒体转载,只有少数媒体主动联系要求其授权,而大部分未经杨迪授权。   《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了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