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作品分析.docVIP

肖邦《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作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邦《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作品分析

肖邦《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作品分析   (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招远 265400)   1. 肖邦简介 弗雷德列克?肖邦生于华沙近邻的热左?沃拉,父亲是法国人,母亲为波兰人。肖邦6岁开始学钢琴,8岁便登台演出,16岁入华纱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埃尔斯纳学习作曲,19岁毕业时已经在钢琴演奏和创作上都取的了卓越的成绩。为了得到进一步的深造1830年,肖邦动身前往巴黎。   1831年起肖邦定居巴黎,开始授课并举行音乐会演出,在此时他也结识了一大批艺术家,其中包括文学家雨果、音乐家李斯特、门德尔松等。1837年,27岁的肖邦结识年长他6岁的法国作家乔治?桑,并开始了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这一时期是肖邦一生最稳定的时期,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创作于这个时期,1846年之后两人关系破裂,而肖邦的健康也从此日益衰退,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   肖邦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的音乐大多表现青年时代的欢快明亮的精神面貌和浪漫抒情的诗人气质,充满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等。   中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的真正成熟,他赋予各种题材以全新的内容,并将他们发展到新的高度,代表《g小调叙事曲》、《b小调谐谑曲》等。   从1840年肖邦进入了创作的晚期,作品中英雄性和史诗性的激情,思念祖国的忧郁之情以及与乔治?桑感情破裂的心灵伤痛都有所体现,主要作品有《波罗乃兹幻想曲》、《F大调船歌》等。   2. 《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的创作背景 “波罗乃兹是源自波兰宫廷的舞曲,它那坚定庄重的节奏型:xxx xxxx及快速适中的3/4节拍适宜表现贵族尚武的骑士风”。肖邦中期的波罗乃兹已远远超越舞曲的范畴,也“摈弃了他早期波罗乃兹那种华丽色彩和辉煌技巧的展示,他重新挖掘出这一体裁中包含的威武雄壮的特点,并且赋予其宏伟悲壮,洋溢爱国热情的深刻内容”。“李斯特曾经说过:肖邦的波罗乃兹得强有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散和麻木不仁的人被震动起来。……大部分波罗乃兹舞曲都具有雄赳赳的气概,它把英雄果敢与纯朴结合起来……当你听到肖邦的某些波罗乃兹舞曲的时候,你好像看见果敢奋起反对人的命运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和平,反对蛮横的人们那种坚强有力的步伐”。   肖邦的《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是他创作力最旺盛并达到高度成熟的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他的波罗乃兹已经从早期的灿烂、华丽、有辉煌的技巧性的波罗乃兹发展到真正具有比较深刻内容的、严峻的、英雄气概的、史诗性的、激昂的波罗乃兹。而《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更是一首富有英雄主题的波罗乃兹,作品中充满了音乐家对祖国的热爱。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波兰舞曲之一。传统波兰舞曲风格雄浑、豪放,而这首波兰舞曲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有一位钢琴家评论道:这首波兰舞曲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乐曲正如标题所提示的,无比辉煌、壮丽,波兰的气质显得无比高贵,这一舞曲也多少具有一些戏剧性,它的每一个音、节奏都闪烁着生命与力的光辉。可以说这首乐曲无论是技巧还是音乐旋律,都达到了辉煌的极至”。   3. 《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的音乐分析 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再现式复三部曲式   首部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段曲式。   A段以强劲的力度开始,奠定了全曲英雄的感情基调。   旋律直线上行表现出一种极为豪放、勇敢的军人的性格,然后突然转向低音。“这种起引和收敛的进行是旋律获得润色,旋律的突然启发而后突然转向低音的方法使同一乐思也有了对比”。第3小节和第4小节又重复了前两小节的节奏型和旋律型。因此奠定了全曲的基本节奏型:x.x xxxx,而且这种节奏型始终贯穿着作品的始终。和声方面,乐曲由I级开始到第5小节的和弦升了三音使其具有了小调柔和的色彩,也使乐曲听起来更具有进行性和流畅性。第8小节和声方面由属七进行到I级成为了A乐段的终止。这时乐段又完全重复一次,增加了主题的气势,使之更加高涨,并获得了进行到下一乐段力量的积累。此时,乐曲进行到了B乐段。   B乐段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节奏上比前一段更加紧凑增加了乐曲的紧张性,在短暂的8小节的转调之后乐曲又回到了开始的调式A大调上。   接着乐曲又完全再现了A乐段,强调了主题使其更加鲜明突出。   随后便进入了乐曲的中部。中部分为两个乐段:C乐段和D乐段。在中部作者运用了从D大调到降B大调又到C大调的转调的方法增加了乐曲的色彩性,开始了新的发展。   C乐段开始有了新的主题的出现,调式上转到了D大调上。前4小节右手旋律简洁明了,总体旋律向下进行,好像一个洪亮的过门;左手依然是波罗乃兹的基本节奏型,旋律级进上行使乐曲的情绪不断高涨。强度上虽然每小节中都有变化但整体从28到31小节整体上是由中强到极强。   接着乐曲用增加八度的方法重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