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山木版年画
概述: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
木版年画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
发展渊源:
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逢到岁时,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各地的风格与特色:
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自己心中的想象。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想往,比如生活富足、家庭安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仕途得意、生意兴隆、人际和睦、天下太平、老人长寿、小儿无疾诸事吉顺、出行平安,等等,都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是挂满金钱的摇钱树。山西临汾地区甚至有一种把金钱作为敬祀对象的纸马,更别提民间无处不在的财神了。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年画的张贴时间(比如灶王、财神、门神、各种纸马等)、地点(大门、影壁、门房、仓房、炕围、钱柜、猪圈、牛棚等)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而在不同地域,生活环境不同,年画的需求不同,也就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年画。
木版年画的功能与内涵是多样的。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的成分,也有教化、传播和装饰美化的意义。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
艺术价值:
木版年画另一个巨大的价值是艺术价值。它的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段纷繁,审美含量极高,自成一个十分独特的审美系统。
首先,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年俗的特定要求。为了满足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其特色则是画面的饱满和内容的火红。欢乐、祥瑞、红火、繁盛、饱满、和装饰性是年画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年画美。
渲染着这种年画特征的是木版年画的色彩。年画大多是套版印刷。最多的套版也只有六色。所以颜色必须既简练又有表现力。木版年画为了顺应年心理的要求,色彩追求鲜明热烈;在各种颜色中以火热的大红为主,用得也最多。因为大红是年文化的主色。艺人采取相互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班驳响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这正是木版年画独有的色彩语言。
木版年画的乡土性,是它价值之所在。这种在田野中诞生、在乡土中成长起来的艺术,纯朴真率,乐观诙谐。艺人们在农忙时耕作,农闲时作画。它们是农民的自娱自乐,嬉笑怒骂,一任自由。于是画面上人情物态,都是充分的农民的性格形态。虽然他们笔下的形象时而简率,时而稚拙,却有一种朴直的、天真的、及其生动和一任天然的乡土美感。这种乡土美包含一种情感的自由与自然。
同时,这种农民的艺术又是具有很高智慧的。最高超的表现手法便是谐音的图像。在农耕时代,农民识字有限或者干脆是文盲,他们巧妙地利用与字同音的形象,将美好的词句可视的展现出来。谐音的图像分两种:一种为一个图像与一两个字的谐音(如鸡的形象与“吉”字,蝙蝠的形象与“福”字,打开外皮而露出许多子儿的石榴形象与“多子”等)。另一种为两三个形象的组合与一句成语的谐音(如一匹马、一只蜜蜂和一只猴子的组合与成语“马上封侯”的谐音,一只喜鹊和一株梅树的组合与成语“喜上眉梢”的谐音,莲花和金鱼的组合与成语“连年有余”的谐音等)。谐音的文字与成语都是兆征幸福的吉祥词语,所以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图像又被称之为吉祥图案。奇妙的是,组合在一起的谐音的形象,在生活中本来是无关的,但在这里却意趣横生地组成并呈现出人们心中的向往。农民真是聪明至极,他们巧妙地绕开不识字的缺憾,通过这些谐音的形象,让人去猜画中的寓意(成语)。而这成语人人皆知,谁都能通过画中的图像慢慢把藏在其中的成语找到。这样,一方面提高画面的趣味性,一方面使得观赏者在猜解画中的题旨时获得了欣赏的快感。同时,谐音形象本身的内涵也被奇妙地扩充了。
另一个能够体现木版年画非凡艺术价值的是它的地域性。木版年画几乎覆盖整个中国。除去青海、内蒙、宁夏、新疆和吉林外,几乎全都有自己的木版年画产地。由于中国地域多元,民族多样,文化姿质有别,风格各具特异,木版年画从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和制作方式又迥然不同,因此呈现出绚丽多姿之局面。
北方年画如杨家埠与武强之粗犷豪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