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生物下册3.7.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新版)济南版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通过分析讨论砍伐森林的方式,说明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② 通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资料的分析,举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着重要影响。
(重难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认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 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被人类自己破坏的危机感,关注的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雾霾对生活的严重影响,引入本节内容。
通过探究实验“电池浸出液对小鱼生活有什么影响”和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森林的完全砍伐和选择砍伐”对比,以及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等事实,让学生认同人类活动可以减少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前准备】
1、查找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资料、图片,布置学生查阅、整理资料。
2、
【教学过程】
生活体验,引入课题
1、你认识这两种天气的符号吗?
2、谈谈生活在这两种环境中的心情和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3、教师展示几幅公益广告的图片,学生分析交流,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现象,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学生分析交流后,教师引入本节: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霾的天气符号、学生的亲身体会和霾的影响及危害,激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教师的提问: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引出本节课题,导入新课。
二、开展活动,合作探究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分析并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资料一:“霾”是指大量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粒造成的浑浊现象,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它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吸尘器,每天要过滤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深吸一口气。虽然空气看起来很干净,但几乎可以确定你已经吸入了成千上万个PM2.5颗粒。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诱发疾病。霾除了伤肺,因研究发现还伤心脏、血管、皮肤、脑、生殖泌尿等人体器官。PM2.5其实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你开的车,为了你家温暖而烧的煤等等。
问题:雾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你能为改变现状做些什么呢?
资料二:《中国经营报》2010年3月27日报道:2010年3月中旬,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3月 18日,北京黄沙遮日,这是近5年来北京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暴。作为北京防沙第一道防护墙的内蒙古大草原,由于多年过度放牧,草场逐年沙化,草原地力下降,生长的草逐渐减少,环境日益恶化,最终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问题:人们过度放牧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资料三:昔日的“北大荒”曾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千里沃野。20世纪 50~70年代,几十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和知识青年对其进行大规模开垦,建起了我国高度机械化的商品粮基地。长期开垦破坏了某些地方的湿地资源,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减少。1999年,我国全面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开始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造林等措施逐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问题:我国为什么作出了退耕还林还牧的决定?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四:《青岛晚报》2011年9月5日报道:随着休渔期的结束,岛城 20 000多渔民开始出海捕捞。细心的市民发现,今年捕到的鱼类数量更少、个头更小。这说明网眼在2厘米左右的“绝户网”还在使用。“绝户网”一是绝了海里的鱼,二是绝了渔民的收成,三是绝了后代的盘中餐。据报道,3 792人参与的青岛灵山湾国际拉网节为“最多人参与的单网捕鱼活动”。然而,在渔汛期里,这张 1 200多米长的巨网没有捕到一条鱼。一位渔民说,这和使用“绝户网”有很大关系。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休渔政策?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的分析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活动、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过渡】随着大量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电池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由此产生的废电池越来越多。一颗废旧电池若丢弃在水中,电池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秋季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ASA,AAS)学案 (新人教版).doc
-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理.doc
-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4.1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理.doc
-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4.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学案理.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eredidyougoonvacation(第1课时)SectionA(1a-2d)学案(新人教版).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eredidyougoonvacation(第3课时)SectionB(1a-1e)学案(新人教版).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eredidyougoonvacation(第4课时)SectionB(2a-2e)学案(新人教版).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Howoftendoyouexercise(第5课时)SectionB(3a-Selfcheck)学案(新人教版).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第1课时)SectionA(1a-2d)学案(新人教版).doc
- (贵阳版)(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第3课时)SectionB(1a-1d)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授课典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授课典案1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1课时反射和反射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眼和视觉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耳和听觉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__心脏第2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教师辅导讲义 物质的密度 浙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