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说质疑导读法
简说质疑导读法 读书需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古人说过“学则须疑”。他们的做法是“问”可以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问要不离文章中心。“质疑导读法”具体说可以从以下14个方面去质疑。 1.从课题处质疑,特别是从题眼处质疑。如《梅花魂》(“国标本”五上)的“魂”是什么意思?(精神、品格。要我们学习梅花不怕磨难,不低头折节,顽强不屈的崇高品质。)文章是写谁的?写他的什么?写他怎样热爱祖国? 2.从记叙文的要素处质疑。如《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什么时候? (1941年秋)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河北易县西南部狼牙山地区)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五壮士指哪五位同志?…… 3.从文章的思路处质疑。《狼牙山五壮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按怎样的顺序分段?(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壮士跳崖) 4.从文章的中心处质疑。为什么五壮士只能跳崖?这说明了一种什么精神? 5.从文章的重点词、句处质疑。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是什么意思?“壮士”与“战士”有什么不同?“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为什么说这是“胜利”呢? 6.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马宝玉跳崖时为什么要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为什么只具体写了他一个人跳崖? 7.从文章的矛盾之处质疑。如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作者这样写有矛盾吗? 8.从内容没有写完(写清楚)处质疑。如《最后一分钟》(“国标本”五上)中的最后一句话:“……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的大地的第一朵紫荆……”这一句中“去迎接……紫荆”是什么意思? 9.从语句重复处质疑。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国标本”五上)。文题中是这样一句话,文章开始时(第2自然段)也出现了这句话,到文章结尾时又出现了这句话,这三句话各起了什么作用? 10.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写总理审稿到公鸡叫天明了,为什么还要把我不小心带歪的转椅扶正? 11.从打比方处质疑。如《长城》中,为什么把长城比做一条巨龙? 12.从过渡句段处质疑。如《伟大的友谊》中的第4自然段,过渡句的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 13.从内容顺序有所变动处质疑。如《桂林山水》,为什么题目是“山水”,可具体内容是先写水,后写山?(因为“我们”是坐着船在观赏桂林山水的,身处“水中”,所以文章先写水,后写山。) 14.从自己认为不懂的,奇怪的地方质疑。如《飞向蓝天的恐龙》,鸟类是恐龙变的吗?我怎么也无法把那些巨大的恐龙和那么小的鸟儿联系起来。(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 裘明耀佘月轩) 读书需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古人说过“学则须疑”。他们的做法是“问”可以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问要不离文章中心。“质疑导读法”具体说可以从以下14个方面去质疑。 1.从课题处质疑,特别是从题眼处质疑。如《梅花魂》(“国标本”五上)的“魂”是什么意思?(精神、品格。要我们学习梅花不怕磨难,不低头折节,顽强不屈的崇高品质。)文章是写谁的?写他的什么?写他怎样热爱祖国? 2.从记叙文的要素处质疑。如《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什么时候? (1941年秋)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河北易县西南部狼牙山地区)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五壮士指哪五位同志?…… 3.从文章的思路处质疑。《狼牙山五壮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按怎样的顺序分段?(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壮士跳崖) 4.从文章的中心处质疑。为什么五壮士只能跳崖?这说明了一种什么精神? 5.从文章的重点词、句处质疑。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是什么意思?“壮士”与“战士”有什么不同?“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为什么说这是“胜利”呢? 6.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马宝玉跳崖时为什么要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为什么只具体写了他一个人跳崖? 7.从文章的矛盾之处质疑。如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作者这样写有矛盾吗? 8.从内容没有写完(写清楚)处质疑。如《最后一分钟》(“国标本”五上)中的最后一句话:“……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的大地的第一朵紫荆……”这一句中“去迎接……紫荆”是什么意思? 9.从语句重复处质疑。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国标本”五上)。文题中是这样一句话,文章开始时(第2自然段)也出现了这句话,到文章结尾时又出现了这句话,这三句话各起了什么作用? 10.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写总理审稿到公鸡叫天明了,为什么还要把我不小心带歪的转椅扶正?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