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卤泊滩上开拓者
卤泊滩上开拓者
陕山少卤阳劳动教养管理所,陕山省卤阳劳动教养学校,又名陕山少卤阳盐厂,隶属陕山省司法厅劳教局。创建于1954年,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蒲城、富平两县交界的卤泊滩。半个多世纪的风霜洗礼,几代卤阳人的开垦拓荒,更有今日创业者的坚实步伐,已给这里的一切豆类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4年5月,陕西省公安厅接收富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卤泊滩劳改队犯人26名,干部5名,正式建厂,成立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卤泊滩农场,编制为一个中队,监舍设在富平县张桥镇下刘村北的滩里庙。1956年,监舍迁于蒲城县原任乡程家村北。1964年秋,卤泊滩雨涝成灾,监舍被淹,才在今天的大院位置建立了新的监舍。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卤泊滩一直肩负着独特的使命。1954年至1965年,这里劳动改造着犯罪分子;1966年到1981年,这里主要接收安置尚未改造好的劳改刑满释放和解教的就业人员,属于???业单位;从1981年3月起,陕西省公安厅劳改工作局决定卤阳盐厂由安置就业人员改为接收劳动教养人员。同年6月29日,接收了首批劳动教养101人。直到目前,这里一直为劳动教养管理所(以下简称“劳教所”)。
2006年4月中旬,记者走进了卤泊滩。
艰苦创业是本色改变环境求发展
虽然已是四月天,但忽冷忽热的天气还是让人感到一股春寒。
卤泊滩曾经是一个蓬蒿丛生,空旷荒凉的地方,盗贼出没,人迹稀少。但是,如今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排排房屋建起来了,一片片绿洲垦植出来。1970年,卤阳人单靠人力挖掘出了二十多里横贯东西的排碱渠;在历时6年的推包填湖中,18台推土机接近报废;当暴雨冲击家园后,他们又在废墟中挺立起来……
过去,苦涩的高氟盐碱水是卤泊滩人的一块心病。为了实现引水的宿愿,现任卤阳劳教所所长将自己的名字“水全”改为“水泉”。2002年9月8日,是卤阳人难忘的一天,千米战线上,700多名干警职工和劳教人员从厂部南端起由南到北“一”字排开,拉开了卤阳人引水管沟开挖的帷幕。在管沟挖掘过程中,广大干警职工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和劳教学员一起早出晚归,苦战20余日。2002年9月28日,甘甜的清水引至卤阳,周水泉所长亲自主持通水剪彩。卤阳人从此告别了50年吃咸水的历史。
解决了吃水问题之后,劳教所领导又将目光瞄准了洗澡难和厂区行路难的问题。随即,225平方米的澡堂建成,卤阳人再也不用骑着车子在附近村庄去洗澡。后来还吸引来附近不少村民来洗澡。
近年来,劳教所不断美化环境,彻底改变了卤泊滩“晴天一身土,雨天路泥泞”的形象。道路两旁,是四季常绿的冬青,参天的古槐泡桐,绿荫葱茏。
围绕中心促工作现身说法感新人
在劳教人员生活区,记者看到正在兴建的新号舍已拔地而起。中队民警告诉记者,搞号舍建设是创建工作的需要,是劳教工作改革的需要,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记者了解到,劳教管理工作改革正在卤阳劳教所进行,他们在劳教人员中推行了三段式管理模式,即按入所时间长短和现实表现对劳教人员实行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管理。开放管理区劳教人员可以自由地打亲情电话,可以到大院内的购物中心自由购物,还可享受请假等政策,在所内享有充分的自由活动区域空间。
提高劳教人员的改造质量也是劳教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对劳教人员的政治教育――法律常识、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等实现了课堂化教学,突出了习艺矫治功能,开设了烹饪、果袋加工、电子元件加工等多种习艺车间,使劳教学员学得一技之长,为他们解教就业创造条件。为了矫治不同的性格差异和特殊情况的劳教学员,劳教所民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一周的采访,卤阳劳教所民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默默无闻的工作献身劳教事业的场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挽救一个个失律的灵魂,也在拯救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他们既是发展劳教经济的干将,又是思想矫治的能手,一个个被无知、偏激束缚的心灵在他们的感召下,焕发生机。
当年24岁的渭南人贺某因为吸毒,他的妻子带着不满两岁的儿子远走他乡,他的两个姐姐在看望他的路途中出车祸一死一伤,他的父亲忧郁成患,不治而终。他年迈的母亲告诉民警:只要儿子安心改造,就是全家人的心愿。在民警的教育挽救下,贺某悔悟了,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当这位坚强的母亲再次看到儿子时,泣不成声:“感谢党和政府,是你们拯救了我的儿子,使他获得新生,谢谢你们!”
在管教工作中,劳教所民警始终贯彻“三像”指示,做到像医生、像老师、像父母一样对待失足的劳教人员。
四进宫劳教人员徐某,因和别人打架,顶撞民警被延教四个月。他对改造失去希望,整日破罐子破摔,扬言两年教期当作三年坐。陕西省司法厅“十佳民警”。一大三中队政治指导员详细了解了徐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