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土黄色中经典
在土黄色中经典 摘 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在土黄色沙漠中的绿舟――喀什城市概况及其主要建筑: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民居等建筑环境色彩的应用。 关键词: 土黄色 朝拜中心 广场 民居 建筑环境色彩 Abstract : Introduction is made on the green island Kashi in the yellowish brown desert with the city general conditions and main buildings: Aitiduer mosque, imperial concubine mausoleum and folk houses and their colour uses. Key words: Kashi, yellowish brown, square, folk houses,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al colour 喀什概况 喀什的全称为“喀什噶尔”,“喀什”意为“玉石”,“噶尔”意为“集中地”,全称为“玉石集中地”之意。但是喀什噶尔也有“绿色琉璃瓦屋”、“多颜色的砖砌房”之称。在我国西部边陲,它仿佛是镶嵌在大雪山和土黄色大戈壁之间的一颗绿色宝石。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喀什地形大致可分为平原、沙漠、高原三个部分。喀什市区海拔约为1 300m。总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喀什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冬天无严寒,夏天无酷暑。在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以上,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以下。 喀什是一座历史相当悠久的古城,在西汉之前早已形成,它曾属于一个叫作“突兰”的部落联盟。秦末汉初时它曾归匈奴的“仆都慰”管辖。公元2世纪左右,已发展成为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汉武帝时期,隶属于“西域都护府”,东汉以后,仍是我国西域重镇。唐代已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唐末、五代初,设立了“喀喇罕王朝”。五代至宋,为喀喇罕王朝和西辽管辖。元代,建立了喀什噶尔州。明代,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清政府于1884年令建立新疆省,1885年设立了喀什噶尔兵备道。民国年间,设立了喀什噶尔道、第三(喀什)行政区和喀什专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喀什专区。 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的民族很多,最早的喀什噶尔人主要是雅利安人种的东依兰人;其后,有大月氏人、匈奴人、汉人、吐蕃人、乌孙人、高车人、维吾尔人等32个民族。维吾尔族人占全区人口的91%以上,“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 喀什地处东西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在历史上有很多古代国家、古代民族的文化都曾在这里汇聚和交流。有着十分发达的文化。音乐、舞蹈、图案雕刻、手工制作等都很优秀,建筑物的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也很独特。 古代的喀什噶尔曾是多种宗教的流行地。大约于公元2世纪以前信奉的是小乘佛教。佛教在喀什一直延续了800~900年。五代初,伊斯兰教猛烈向东扩展,喀什便成为伊斯兰教的中心。至此,这座古城就像是被涂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当佛教在这里被取缔时,佛教寺庙被毁,很少留存完整的遗迹。 喀什的清真寺及朝拜中心 在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和阿巴霍加墓,都是伊斯兰教著名的朝拜中心。建筑造型雄伟、精美,建筑用色也极具特色,是维吾尔建筑的杰作。 ⒈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一词是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对做礼拜用的大清真寺之统称。也有人用阿拉伯语解释说:“艾提”音变为“尔德”,意为“节日”,“尕尔”波斯文意为“广场”,全称为“节日广场”。但这里不单是伊斯兰节日的娱乐场所,也是穆斯林们平时宗教活动的场所。 ⑴建寺简史及作用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喀什古城的象征。位于喀什市中心。在中亚地区,它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著名大寺一样,同样受到穆斯林们的朝拜和瞻仰。 这座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始建于500多年以前。建寺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坡、公墓。约于公元1442年前后,当时喀什噶尔的执政者沙克斯米尔扎及后裔,首先在这里建了一所很小的清真寺。公元1538年,当时喀什的统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将寺院扩建为聚礼用的大寺。以后又经多次改建、扩建和修缮。尤其是1872年的大修,把大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清真寺,西部为教经堂,教经堂内有供400名学生居住、学习的96个房间。同时还修建了一个容100人洗澡的蒸气浴室,供400人取暖的暖房,增辟了4个人的冰池。此外,还修建了高塔、拱伯孜、殿堂、门楼等建筑,奠定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建成为现有形式和规模的基础,使其成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尔清真寺曾是一所伊斯兰教的宗教学府,来自南疆各地或外国的宗教界人士,在这里住宿和研读经学。从这里毕业后,分赴各地,去主持一方宗教事业。现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