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AGE PAGE 15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技能目标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感悟散文和诗歌在表达同一题材时的不同手法情感目标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情感[知作者]陆游(见《书愤》相关介绍)。[知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曾因参加科举考试谈论恢复中原而被罢官。1169年,被起用为夔州通判,次年从故乡山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且行且记所见所闻,感慨万千,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知常识]1.小孤山(小姑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此山形状像一位云髻髙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2.大孤山(大姑山):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山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3.日记体游记:是游记中的一种形式,是用写日记的形式来写游记;也可以说是日记中的一种题材类型,是专写纪行中所遇、所闻、所感。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成为宋代两部成熟的日记体游记,为后来明清日记体游记树立了典范。 一、古今异义1.信造化①之尤物②也①古义:这里指天地、自然界今义:福气,运气②古义: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2.与江山①相发挥②①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和小孤山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政权②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3.盖江西路也古义:长江的西路今义:江西省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没走路今义:不可以二、一词多义1.相①二山东西相望副词,互相②移船相近邀相见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译为“她”③及时相遣归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译为“我”④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⑤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2.过①过烽火矶动词,经过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过错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副词,过于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动词,责备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形容词,过分3.凡①凡江中独山 副词,凡是,一切②凡三往,乃见副词,共计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形容词,平常,一般4.信①信造化之尤物也副词,实在②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名词,信使,这里指媒人③低眉信手续续弹动词,随意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实情⑤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5.拟①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动词,相比,比拟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动词,模仿③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动词,比划6.属①小孤属舒州宿松县动词,隶属,归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7.当①此山当是其一也副词,应该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占着,把着③西当太白有鸟道动词,对着,面对8.奇①怪奇万状形容词,不寻常的,罕见的②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名词,奇观9.是①此山当是其一也动词,表判断②是日风静,舟行颇迟指示代词,这③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今天10.复①复以小艇游庙中副词,又,再②回朕车以复路兮动词,返回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动词,恢复④山重水复疑无路动词,繁复,重复⑤红罗复斗帐形容词,双层的⑥退将复修吾初服副词,重新11.然①杰然特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③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指示代词,这样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知识解读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考查的重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判断方法(1)学习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此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2)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例:“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一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是“小步、半步”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