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2:蓼科v.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2:蓼科v

大黄Rhei Radix et RhizomaRhubarb有关资料 陶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 《元史·耶律楚材传》:甲申年(公元1224年),帝(成吉思汗)至东印度(今印度河北的中亚部分),驻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即日班师。丙戌冬(公元1226年),以下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 来源 掌叶大黄 蓼科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P242图药用大黄:习称南大黄 叶片掌状浅裂掌叶大黄:习称葵叶大黄,北大黄; 叶片掌状5-7中裂唐古特大黄:习称鸡爪大黄, 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羽状浅裂;产 地 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产量占大黄的大部分;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少见。 性状鉴别掌叶大黄:根茎呈类圆柱形或块片状、大小不等。表面黄(红)棕色。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或黄棕色 ,颗粒性。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层环纹、棕红色射线。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及线纹。 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掌叶大黄显微鉴别横切面特征粉末特征P153图11-6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质。韧皮可见黏液腔。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稀疏。髓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星点),其形成层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薄壁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根茎横切面 异型维管束P243图21-8 B外木式维管束木质部射线形成层韧皮部星点: 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呈星芒状射出,含深棕色物质,这样的结构使得其横切面显现“星点”状的纹理。掌叶大黄根茎粉末粉末棕黄色1.草酸钙簇晶众多,大形,棱角大多短钝。 ?2.大形网纹、具缘纹孔导管,非木化。3.淀粉粒:甚多化学成分A.蒽醌及其苷类 (1) 游离蒽醌衍生物(抗菌有效成分):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2) 结合蒽醌衍生物(泻下有效成分): 游离蒽醌的单、双葡萄糖苷。 大黄酸苷和番泻苷A、B、C、DB. 芪类化合物(二苯乙烯类)C.鞣质:有收敛止泻、止血作用理化鉴别荧光试验:本品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观察,呈棕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与土大黄苷区别)。P157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针晶或羽状结晶。 P156显色反应:本品粉末或稀醇浸出液加碱显红色(蒽醌反应)。TLC法:样品: 甲醇提取物。薄层板:硅胶H-CMCNa薄层板。展开剂: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显色:紫外灯(365nm)下检视,与对照药材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橙黄色荧光斑点,与对照品大黄素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功效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生用2.用于血热上行之吐血、衄(nv)血、咯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之热3.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可内服外用。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本品外用能清热毒、消肿块。熟用长于泻火解毒 4.用于瘀血证。酒炙大黄泻下作用较弱,长于活血祛瘀,宜于瘀血证;炒炭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大黄具有泻热毒、荡积滞、利胆退黄、破瘀血的功能。历代中医对大黄很重视,将它与人参、熟地、附子一起称作“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 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肝炎,急性肠炎和菌痢等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高血脂症 近年来,用于肾功能障碍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南京军区总医院)国内善用大黄者,最著名的是焦东海教授,人称焦大黄常用制剂 大黄流浸膏:大黄(最粗粉)1000g 60%乙醇适量。用于便秘及食欲不振。 大黄清胃丸:大黄等10味中药组成。清热解毒,通便。 大黄蛰虫丸:大黄等12味中药组成。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附 同属多种植物混为大黄: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河套大黄R. Hetaoense、 藏边大黄R. emodi 天山大黄R. wittrochii等。 俗称土大黄。上述品种与正品的区别: 1 紫外光灯下显亮蓝紫色荧光。 2 通常根茎断面髓部无星点。 3不含或仅含痕量的大黄酸和番泻苷,均含有土大黄苷; 有收敛止血作用,几无泻下作用中,多外用作收敛止血药,或作兽药和工业染料。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总量约占3%~5%。其番泻甙等结合型二蒽酮,是泻下的有效成分,少部分为游离状态,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等。并含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