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正荣三个奇迹
施正荣三个奇迹 从游学归来一无所有到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从落后世界光伏产业15年的差距到齐头并进,从亏损到去美国上市,这一切,只需要4年。 尚德核心 施正荣对尚德太重要了,或者说,没有施正荣,也就没有尚德的今天,也更不会有在美国成功上市的故事。很多人买尚德的股票,完全是冲着施正荣,这个“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先生的得意门生。 “尚德正在努力完备公司的各种架构,这既是上市带来的要求,也是我个人的考虑。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施正荣在尚德的影响可以降低,那么也就是尚德成为一个百年老店的开始了。”尽管言语中充满了谦虚,但施正荣也很清楚自己之于尚德的重要性。 尚德电力已经成为了全球第六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 2000年旅居澳洲14年的施正荣回国创业。而此时,施正荣拥有的仅仅是十多项国际太阳能技术发明专利。带着几十万美元现金开始创业,施正荣回想起来说:“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当时要什么没有什么,风险真的很大。” 2001年1月,在无锡市政府的撮合下,由无锡小天鹅公司、山禾药业、水星股份、无锡新区所属的一家投资公司等8位股东集资600万美元,成立无锡尚德公司。施正荣以200万美元的现金加技术参股其中。 “尚德将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的中国超越者!”马丁教授得知施正荣和尚德的情况,4年前就做出了这样的预言。 但现实是残酷的,虽然顶着海归博士、国际光伏领域著名科学家的光环,但企业是靠实绩来说话的;实绩尚未彰显的阶段也是一个创业者最容易被怀疑的阶段。施正荣也回忆说:他经历的这个阶段主要是在2002年。这年3月,他到无锡创业已经8个多月了,可是生产线还未投产,产品尚未问世。当时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洋博士行不行?这个厂会不会搞砸?施正荣认准一点,什么也不说,行动和成果最有说服力。 由于对太阳能产业的怀疑,许多人也对施正荣充满了不信任。让他更感窝囊的是,因为2万元的合同,连清洗公司员工都冲进他的办公室耀武扬威,要搬走设备抵债。在设备抵达尚德前的日子里,这样的事情一个星期可能发生好几起,气得施正荣直想打架。要强的施正荣暗暗发誓:“哪怕做死在无锡,也不能给这帮人丢脸。” 在设备到达后的两个月里,施正荣从早到晚,天天和设备滚打在一起。“当时我觉得走路连脚后跟都痛。” 2002年,尚德第一条电池生产线在无锡新区投产,其10万兆瓦的电池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四年的总和。运营前期,公司因为没有客户,一度陷入了亏损。为此,施正荣不得不亲自带队,每年花4到5个月时间,在海外找客户、拿订单。 2003年当年,公司即实现盈利。2003、2004年,尚德电力三次扩大产能。2005年9月,尚德生产能力达到120兆瓦。“2006年底,产能将达到300兆瓦。”公司新闻发言人说。 尚德的业绩也让施正荣颇为得意。2004年,尚德总收入达到8529万美元,净利润1976万美元,毛利率29.5%。200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010万美元。 而就在此前,尚德再度扩容,总投资2亿多元、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一期工程120兆瓦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使国内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总体产能再次翻番。 业界认为,尚德的崛起,使我国与世界光伏产业的差距至少缩短了15年。 “曲折”上市 公司规模壮大后,施正荣开始考虑上市。 2005年上半年,尚德海外公司向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基金共私募了8000万美元的资金,从而完成了对尚德所有国内股东的股权收购,使尚德成为一个海外公司100%控股的外资企业,迈出了海外上市的关键一步。 而选择纽约交易所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其实,新加坡、香港、纳斯达克3大交易所的大门尚德也曾经叩过。 尚德最初的意向是在新加坡上市,但后来放弃了。而后在香港券商动员下,尚德曾考虑到香港上市,在综合考量了公司情况及行业发展前景后,又决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一开始,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纽约交易所,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它的门槛太高了。那里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而我则认为,尚德和这些公司相比,还是小公司。”施正荣颇为幽默地说道。 是纽约交易所的诚意打动了施正荣。他告诉记者,纽约交易所主动找到尚德,并告诉施正荣:“你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理所当然要到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融资。”同时,他们也表示,在纽交所的投资人当中很多人非常愿意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特别是对像太阳能这种能源类股票怀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去纽约交易所,尚德的融资规模将会非常巨大。 实际上,2005年初《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使得全球太阳能股票价格平均上涨了1倍。在这样一个长期高速增长的行业背景下,海外资本对太阳能行业兴趣甚高。 随后路演的热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