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与挥手告别太平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介与挥手告别太平洋

严介与挥手告别太平洋   7月30日,太平洋建设集团原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披露,他多年身居幕后的妻子张云芹将接任太平洋建设集团掌门人。“聪明能干的她将带着太平洋建设实现软着陆――从霸道的严介和时代过渡到‘民主’的团队管理时代。”严介和说。   此前的7月1日,在太平洋建设集团股东大会上,严介和宣布卸任董事局主席职务。尽管严介和早已声称将彻底离开商界,但此举还是引起业界关注。      梦醒时分      始建于1995年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民营基建公司之一,下辖37家独立法人企业和9家非独立法人企业,总资产60亿元,曾先后收购31家国企。2005年,该集团创始人严介和一举登上胡润百富榜第二位,成为当年的黑马。   然而不久,严介和便身陷3.82亿元债务诉讼漩涡。   7月10日,严介和就债务问题回答记者采访时显得相当轻松,“银行债务已全部清理完毕”。他不无骄傲地说,“交给新团队的集团,是一个轻装上阵的集团,是一个优质公司。”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缠绕严介和的债务问题似乎并未清理干净。7月19日,江苏省拍卖总行就太平洋建设集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丰汇大厦2302室等4处房产,以及2201室等5处房产组织拍卖。江苏省拍卖总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上述资产被法院冻结,属于严介和本人,在7月4日的首拍中流拍,此次降价到7400元/平方米左右的底价,这样的价格相对而言非常便宜。   在登上百富榜榜眼后,严介和经历了从光环耀眼到声名狼藉的历程,此次卸任,善于运用排比句的严介和留给新团队的一串话值得玩味:“在委屈中平衡,妥协中前行,虚怀中充实,放弃中收获,谦卑中完善,低调!”   不能不说,这正是严介和的人生体验。曾几何时,严介和也是个狂妄之人,他说自己“站着是一座山,倒下了也是一座碑。”“如果给自己打分,能和康熙、乾隆差不多。”他要在太平洋集团制造“100个亿万富豪、1000个千万富翁、10000个百万富商”。他到处发表演说。在媒体频频亮相,以教师爷的口吻兜售他的思维。   对于严介和的财富,坊间多有猜测。而记者采访他时,他总是支支吾吾,神秘莫测。他在制造模糊,抛出悬念,让你去想象,想象得越多越好。   事实上,严介和以及太平洋建设集团到底有多少资产,从来没有公开过准确数据,且所有与太平洋建设集团有关的数据,均出自严介和一人之口。甚至面对外界的频频追问,严介和也只是用“超过百亿”这样含糊的说法来界定自己的资产规模。他的解释是,从未对集团内各个企业的财务进行合并报表来核算,因此无法准确对外告知集团的资产总额。   一个体系庞大的集团企业,其资产状态却如此不明晰、不透明。因此,银行频频向太平洋系统讨债时,不免引起外界的揣测和疑虑。      逐利模式      中国民营企业家天生的自卑使严介和特别热哀于追逐名利。尽管他曾有过亏损8万元赚回800万元的传奇经历,尽管他通过BT模式从政府手中拿到一份又一份令人羡慕的施工合同,但严介和在人们心目中,依然不过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包工头而已。   在未出名之前,严介和有三大劣势:不是高官后代,无政治资本:不像柳传志,无行业资本不是财团,无海外投资。企业要做大,靠什么?靠名气!有了口碑人家才认同,否则,你严介和是何许人也,跑到山东,湖南、湖北去做项目,当地的“土霸王”多着呢,凭什么给你做?   心高气傲的严介和不甘默默无闻,更不甘只戴着一项包工头的帽子,他要出名,要出大名。但要想出大名,要想成为社会承认的企业家,就得有大动作。   2004年11月24日,ST纵横成功摘帽恢复上市这一天,太平洋集团在南京、上海、南通三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大造声势,吸引媒体和各界人士的眼球。为抓住时机推广太平洋的文化,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宣传部长联手江苏当地一家超重量级媒体,推出《翻天覆地看纵横》的长篇报道。以此为发端,江苏媒体开始爆炒纵横国际,爆炒严介和和他的太平洋。   一时间,严介和的名字充斥着媒体。点击搜索引擎百度,“严介和”这一词目有了相当可观的网页条数。   严介和的快速发家,玩的拿手好戏是所谓的BT模式,即带资建设再移交,业主分期还款。这一经营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从政府拿单,再利用政府信誉向银行申请贷款,利用银行短期贷款启动项目,再靠占用下游供货商或工程队资金,最终获得政府的长期回款。   这是“八个杯子七个盖子”的游戏,严介和依靠自己的小聪明,用这种模式赚到了不少钱。这一模式环环相扣,貌似保险,其实也是在走钢丝,任何一个环节出意外,就可能酿成泡沫。比如拖欠下游账款,工程队拿不到钱自然就把工程停下来,工程停下来就不能如期完成任务,业主自然就不会按期付款,这样银行的贷款就不能按期归还,政府那边也不高兴。   太平洋建设集团就是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谁是帮凶?      10年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