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病学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
本章重点
运动障碍疾病的两种临床类型
帕金森病主要的临床特征
3.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4.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5. 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概述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苍白球、黑质病变
特征: 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综合征:尾状核、壳核病变
特征: 异常不自主运动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即锥体外系统
病(extraparamidial disease)
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肌力感觉正常
病变部位为基底节(basal ganglia)
概念
两类临床综合征
基底节 3个主要神经环路
皮质-皮质环路:
大脑皮质尾状核\壳核内侧苍白球丘脑大脑皮质
黑质-纹状体环路:
黑质与尾状核壳核间往返联系纤维
纹状体-苍白球环路:
尾状核\壳核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
基底节神经联系环路
图11-1 基底节的基本神经元环路
第二节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 PD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
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
CHAPTER I
DEFINITION-HISTORY-ILLUSTRATIVE CASES
SHAKING PALSY
(Paralysis Agitans)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
中老年常见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
临床特征: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
概念
病理特征:
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路易体(Lewy body)形成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 000/10万
两性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男性略多于女性
国内资料: 65岁以上患病率1 700/10万,
其中40%~70%未诊断
流行病学
随年龄患病率增高,80岁以上者患病率40%
特发性PD病因未明(Idiopathic Parkinson Disease)
病因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某些工业化学品
与PD发病有关
2. 环境因素
抑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Ⅰ)活性
PD模型: 用嗜神经毒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MPTP)可造成猴PD模型
病因发病机制
ATP↓ 自由基↑
DA神经元变性
环境神经毒素
病因发病机制
3. 年龄老化
30岁后随着年龄增长
黑质DA能神经元减少
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下降
多巴脱羧酶(DDC)活性下降
纹状体DA递质水平减少
病因发病机制
黑质DA能神经元死亡
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临床症状
生理老化
自由基
线粒体功能衰竭
钙超载
兴奋氨基酸
细胞凋亡
其他受累脑区
中缝核
迷走神经背核
病理
病变部位
黑质
蓝斑
典型病理特点
黑质\蓝斑核含黑色素DA神经元
进行性大量丧失(50%~70%)
残留的黑质DA能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体
病理
含色素的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正常脑
PD 脑
改良Bielschowsky银染
显示含α-突触核蛋白\泛素沉积
病理
Parkinson病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内的Lewy体
HE染色
生化病理
Arvid Carlsson
发现DA信号转导功能
及在控制运动中的作用
获得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生化病理
黑质纹状体神经递质系统
PD: 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
病理生理基础
DA↓
ACh功能相对亢进
肌张力↑, 运动↓
神经生化改变与症状成正比
黑质-纹状体通路
的DA递质代谢
左旋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TH
多巴脱羧酶DDC
COMT、MAO-B
生化病理
L-DOPA
DA
高香草酸(HVA)
DDC↓
TH↓
DA↓
PD的生化改变
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
自血流摄入
DA抑制-ACh兴奋平衡失调
净效应: 纹状体抑制性递质GABA释放↑
生化病理
PD患者: DA ↓
DA神经元抑制
纹状体GABA递质释放
ACh神经元兴奋
纹状体GABA递质释放
PD运动障碍临床表现
豆状核/壳核
黑质
DA的合成\代谢途径PD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生化病理
多在60岁后发病, 偶有20余岁发病
起病隐袭, 缓慢进展
临床表现
PD的一般特点
首发症状:
静止性震颤 60%~70%
步态异常 12%
肌强直 10%
运动迟缓 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