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ppt课件全套课件185p.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基处理ppt课件全套课件185p

地基处理;一、地基处理简介;2、 地基处理的对象及目的 ; ---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属于黏性土(天然含水量>液限,天然孔隙比≥1.0); 淤泥质土——指1.0≤e<1.5的黏性土; 淤泥—指e≥1.5的黏性土; 特点:抗剪强度低、压缩性较高、透水性较差 分布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以及江河湖泊处;特性:强度低、压缩性高、均匀性差,一般具有浸水湿陷性。 ;地基处理的目的:;2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地基处理方法;复合地基的 分类;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1 概述; 褥垫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局部压缩性较低的岩石凿去,换填上压缩性较大的材料,然后分层夯实的垫层作为基础的部分持力层,使基础整个持力层的变形相互协调。褥垫法是我国近年来在处理山区不均匀的岩土地基中常采用的简便易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 ;(3)垫层材料 (1)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2)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当含有碎石时,粒径不宜大于50mm。 (3)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 (4)粉煤灰。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换填垫层。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0.3~0.5m。 (5)矿渣。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物、构筑物地基。选用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于11kN/m3,有机质及含泥总量不超过5%。 (6)其他工业废渣。在有可靠试验结果或成功工程经验时,对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 (7) 土工合成材料。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垫层。 ;2 垫层的设计; ;压力扩散角;(2)垫层宽度的确定 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 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b’-垫层底面宽度(m); θ - 压力扩散角,按上表采用; 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mm。 ;实战演习;3、垫层的施工;5.3.1 概述;;5.3.2 预压法加固机理 ;;砂井堆载预压法 ;基本方法:砂井堆载预压法系在软弱地基中通过采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形成排水系统;在砂垫层上部堆载,以增加软弱土中附加应力,使土体中孔隙水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竖向砂井和水平砂垫层排出,达到加速土体固结、提高软弱地基土承载力之目的 。 主要用于道路路堤、土坝、机场跑道、工业建筑油罐、码头、岸坡等工程的地基处理,对于泥炭等有机沉积地基则不适用。 ;;;;;;;; 5.4 浆液固化法 ;1.概述 灌浆法是指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结石体”。 灌浆法的应用始于1802年,法国工程师Charles Beriguy在Dieppe采用了灌注粘土和水硬石灰浆的方法修复了一座受冲刷的水闸。此后,灌浆法成为地基加固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2 加固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加地基的不透水性,常用于防止流砂、钢板桩渗水、坝基漏水、隧道开挖时涌水以及改善地下工程的开挖条件; ②截断渗透水流,增加边坡、堤岸的稳定性。常用于整治塌方、滑坡、堤岸以及蓄水结构等; ③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④提高岩土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固化地基和恢复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常用于地基基础的加固和纠偏处理。;3 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坝基的加固及防渗 ②建筑物地基的加固 ③土坡稳定性加固 ④挡土墙后土体的加固 ⑤已有结构的加固: ⑥道路地基基础加固 ⑦地下结构的止水及加固: ⑧井巷工程中的加固及止水 ⑨动力基础的抗振加固 ⑩其他:预填骨料灌浆、后拉锚杆灌浆及钻孔灌注桩后灌浆。;5.4.3 水泥土搅拌法 ; 粉体喷射搅拌(Dry Jet Mixing Method,简称DJM法)最早由瑞典人Kjeld Paus于1967年提出了使用石灰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