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_2c2_CO_2c3_和TiO_2c2_合成Li_2c4_Ti_2c5_O_2c12_的动力学研究.pdf

Li_2c2_CO_2c3_和TiO_2c2_合成Li_2c4_Ti_2c5_O_2c12_的动力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lf仉和Il鸥音成LiiTl抑l2的动力掌研究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为锂钴氧体系,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碳负极材 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MCMB)、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但碳电极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很接近,电池过充时,金属锂可能在碳电极表面析出形 成枝晶造成短路,从而引发安全问题脚。此外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其应用,如:首次充 放电效率低;与电解液发生作用阍:存在明显的电压滞后;在高温下可能引起热失控17I; 释放能量的速度不够快,不适合需要瞬间强电流的设备等。 负极材料除了对碳的研究之外,还包括硅负极、硫化物、锡基合金等f81,但这些材 料在比容量或是循环性能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相比其他负极材料,尖晶石型钛 酸锂(Li4Ti,O,z)具有明显的优势:循环性能好、有很好的充放电平台、不与电解液反应、 成本低廉,制备容易。L·。Ti5012与商品化的碳负极材料相比,还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和安全性。钛酸镡(Ll。Ti50-:)作为一种“零应变”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是一种 优秀的负极材料,特别是用作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离子储能电池的负极材料[9”】。 12Li4Ti5012的研究进展 1 21尖晶石Li4Ti501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4Ti,O-:为白色晶体,不导电,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具有尖晶石结构,与尖晶 氧离子立方密堆构成FCC点阵,位于32e位置,3个锂离子位于四面体的8a位置,其余的 锂离子和钛离子占据八面体的16d位置,因此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836nm。 [Li]8a[Li】DTiMM04bk,晶格常数a=0 图I-2“”T104晶体结构 图10 L1∞T15004晶体结构 1-2Crystal曲ructureofLl柏Tiar304 strtlcflll_e Fig 1-3Crystalo儿imTi蚰04 Fig Li2CO。和Ti02合成Li4Ti5012的动力掌研究 示【131,结构变化原理如下【13】: (1—4) 个“+也开始迁移到邻近的16c位置,最后所有16c位置都被Li+占据,被还原为深蓝色的 晶格常数变为0.837nm,体积变化小于l%,所以被称为“零应变材料”【14】。这种结构能 够避免充放电循环中,由于电极材料的来回伸缩而导致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电极的循 环性能和使用寿命,减少了因循环次数增加而引起的比容量的衰减,使得“4Ti5012具有 比碳更优良的循环性能。 Li4Tis012相对于锂电极的电位为1.55V,其理论比容量为175 mAh·g~,实际比容量 为150—160 cm2.s一,相比之下, mAh·g~。在25C下,Li4Ti5012的化学扩散系数为2×10’8 碳负极材料的扩散系数要小一个数量级,高的扩散系数使得Li4Ti5012比碳负极材料更适 合应用于快速、多次循环脉冲电流的设备中如:GSM、PNGV等。 Li4Ti5012自身不能提供锂源,因此作为电极使用时,必须搭配含有锂的电极。 Li4Ti5012作为正极使用时,负极通常选用金属锂或锂合金,电池电压为1.5V左右;作为 v【151。 材料,因此它们组成的电池开路电压为2.4.2.5 能量小于石墨作负极的系统,但由于使用Li4Ti5012为负极,可以使用铝箔做电极作为引 线,使得容器更轻。因此,此类电池的比容量与石墨作负极的电池相差无几。将LiC002. 石墨矛[ILiC002.Li4Ti5012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