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导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导学案

《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读懂一首古诗的方法。 2、联系诗歌,能活学活用。 学习重点:掌握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知人论世”。 学习方法:导读法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2、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3、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的情绪色彩。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和中产生。   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急风、高天、沙渚、啸猿、飞鸟、落木、流水”都是包含着作家悲怆感情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哀猿长啸、鸟群回旋、落木萧瑟、长江汹涌的雄浑而深沉的意境。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这首诗就是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一、复习导入 意景、意境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 诗眼 二、怎样读懂一首古诗 1、看 ,明 。 《望洞庭》(刘禹锡) 《赋得暮雨送李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题李凝幽居》 《邯郸冬至夜思多》(白居易) 例:《 》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看 ,明 。 北朝 南朝 论世 北宋 南宋 陶渊明 白居易 知人 李白 杜甫 例: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 客从长安来, 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 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 )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3、看 ,明 。 ①介绍写作背景,可能暗示本诗的写作内容; ②介绍相关诗句,可能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③介绍作者,可能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例:江阴浮远堂   宋·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 4、看 ,明 。 诗歌情感把握思路:①找意景②总画面③析特点④表情感。 春 行 即 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A、意景 B、意境 C、情感 三、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 (2)请结合全诗,谈谈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