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咸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於邻邦,文物冠裳,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於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什么主张?(10分)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要点:(共12分) (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2分) (2)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4分) 制度:①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②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分) (3)该问按层次给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不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 25分)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近代中国人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如果参与“夷务”,马上“为同乡、同列所不齿”,学习西方则是“拜异类为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糖果、点心、汽水、啤酒等西式食品……。“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洋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或者欧洲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