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ppt课件)第六章_微生物生态
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 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范围,统称生物圈,它是地球上全部生活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一切生物,包括微生物,在生物圈内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它们的分布除直接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由生物本身所具有的适应性来决定。微生物生态就是研究处于环境之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微生物由于个体小、数量大,繁殖快和适应性强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群生物,上至高山和大气对流层,下至深海底部,在陆地、海洋、河流、空气乃至动植物和人体表面及某些器官内部均可以找到微生物生长和繁衍的踪迹。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微生物。1.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土壤能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因而它是微生物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或“大本营”。岩石在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适合于多数自养型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土壤中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又为异养型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 各种不同类型土壤pH值的变幅为3.5~8.5,多数土壤在5.5~8.5之间,这正是微生物的最适pH值范围;土壤温度虽然也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但其变化幅度大大低于气温的变化而有利于微生物生长;肥沃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团粒结构,能在团粒内部保水而让团粒间流通空气,因而能同时满足好氧与厌氧微生物生长的需要;此外,土壤还能保护微生物不受烈日的曝晒,从而避免了紫外线等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
; 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类群和分布与土壤类型、气候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直接受土壤结构、层次、温度、有机质含量、水分、通气性,耕作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并随气候而呈现出季节性和昼夜性的有规律变化。
; 类群 在个体数量上,土壤微生物一般以细菌为最多,放线菌和真菌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较少。但如以生物量计算,则以真菌最多。
; 放线菌在个体数量上放线菌可达105~108个/g土,仅次于细菌。放线菌数量和类群也随土壤类型而异,在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到微碱性土壤中较多,在贫瘠、酸性或淹水的土壤中较少。放线菌是异养菌,它在土壤中活跃地分解有机质。
土壤中常见的种类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较多,其次是小单孢菌属和放线菌属等。放线菌的生长使土壤带有特殊的土腥气味
; 真菌丝状真菌都是好氧、异养菌,它们主要分布在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土层中,在肥沃和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数量较多,在酸性土壤中亦有一定的数量和生物量。在土壤中真菌数量可达103~105/g,真菌中的许多类群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难分解的有机物质,因而在土壤形成和肥力提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土壤真菌以半知菌和担子菌为主,其次是藻状菌和子囊菌。常见的主要种类有曲霉属、青霉属、地霉属、木霉属、根霉属、毛霉属、交链孢霉属等。酵母菌存在于大多数土壤中,它们是兼性厌氧类型,一般数量较少。土壤是酵母属、油脂酵母属,许氏酵母属、克鲁维酵母属等的天然生态环境。常见的类群主要是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和隐球酵母属。
;蓝细菌 光能自养的蓝细菌需要一定湿度和光照条件,它们主要分布在表土层中,在酸性土壤中较少,中性到偏碱性土壤中较多。蓝细菌中的固氮类群在土壤形成初期有积累有机质和氮素的重要作用。土壤中常见的类群有鱼腥藻属、眉藻属、色球藻属、筒孢藻属、鞘丝藻属等。
; 此外,土壤中尚有一定数量原生动物、噬菌体,能裂解相应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3.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中的细菌几乎参与了土壤中的所有生物化学过程。异养细菌分解有机物质并合成腐殖质;自养菌转化矿质养分的存在状态。由于它们具有快速生长的能力,能旺盛地分解各种自然物质,故在土壤的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放线菌以其菌丝缠绕土壤颗粒或有机质颗粒,对土壤团粒的形成有一定作用。真菌对枯枝落叶的分解能力极强. 藻类具有光能自养作用,能增加环境中的有机碳素总量。;;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在天然水体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有机物。虽然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不及土壤中丰富,但基本上能满足微生物的需要。氧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在水体中的种类和数量随其来源、水体的类型、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因素而异。依照水的化学组成可以将水体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部分,分别生存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1.水体环境 水体中溶解有氮、磷、硫等无机营养和以污水、枯叶及动物残体以及类似物的形式进入水中的有机物质。江河、湖泊和池塘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QE工作思路与规划.pptx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docx
- 2024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临床诊断与治疗.ppt VIP
- 22 2024年香港华夏杯四年级竞赛初赛数学试卷.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pdf VIP
- 王杰:腾讯游戏SRE在复杂异构业务中的云原生服务实践.pdf VIP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九河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宜宾市新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第二次员工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蒙德IMS-MF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