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超高热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儿科超高热的诊断及处理;发热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能是因为儿科医生对发热、甚至高热病人看得太多了,以至于对儿科的超高热(Hyperpyrexia)也不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儿科的超高热是儿科的急危重的情况之一。是需要临床医生及时、积极地抢救,否则常常会引起严重后果;对机体的危害: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超高热,对机体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都有直接损害作用。体温高于41.1℃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及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体温42~43℃持续数分钟以上均可引起全身各种细胞不可逆的损坏,脑、肝、心、肾的变化最为突出,如持续2h以上不易恢复,如不死亡者,也可能发生言语意识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在昏迷后几小时内导致死亡。;据文献报道,儿童超高热的病死率为10%至29%,而且随体温的增加,病死率会明显增加,如体温达42℃至44℃,则死亡率可达60%至70%,即使抢救成功,病人存活,但往往会引起不可逆的脑部损害,而引起严重的后遗症,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我今天来讲儿童超高热的诊断处理,目的就是要引起我们广大儿科医生及护士对儿科超高热的重视。;儿科超高热患病率;儿科超高热的病因;儿科超高热的诊断;儿科超高热的治疗;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激素;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病例1;但患儿体温下降不明显,并在输液中出现“双眼上翻凝视”,口唇紫,呼之不应,但无明显四肢强直性抽动,持续2~3分钟,注意:这已是超高热危象,但仍未引起医生的重视。测体温为41.6℃,立即移送抢救室再次给予复方氨基比林退热及10%水合氯醛灌肠止痉处理,后立即收住院,患儿入院后给予抗病毒、补液、抗炎脱水等治疗,患儿虽体温下降,但病情急转而下,于入院后八小时再次抽搐、神志不清,昏迷,虽经积极抢救,终因病情危重而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病情未缓解,并于当天晚上出现烦躁不安,高热不退,但无呕吐、无抽搐,于晚上十点左右再次就诊。PE:T:41℃,R:40次/分,P:150次/分,热性病容,神:40次/分,P:150次/分,热性病容,神清,精神萎,咽红,心肺(—),腹平软,肝脾不大,NS(—),考虑“上感,超高热”,立即给予安乃近0.12肌注,琥氢70mg静滴及补液等处理,半小时后患儿出汗,体温下降至38.9℃左右,;二小时后患儿体温降至38℃(肛表),因家属拒绝住院和留观而回家,第二天患儿体温未再次上升,二天后复诊,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好转,体温正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