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鸡饲养技术及主要鸡病的防治》ppt课件.ppt

《黄鸡饲养技术及主要鸡病的防治》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鸡饲养技术及主要鸡病的防治》ppt课件

优质黄鸡饲养技术及 主要鸡病的防治 ;一、优质黄鸡市场前景及品种选择 ;1.优质黄鸡市场前景;2.优质黄鸡品种选择 ;二、优质黄鸡饲养管理技术 ;1.现代育雏技术;(4)勤饲喂:①初饮及开食雏鸡第一次饮水称“初饮”或“开水”。“初饮”可用5%葡萄糖或6%~8%糖水,一般初饮需2~4小时左右,待80%以上雏鸡有强烈采食欲时,才可首次“开食”; ②喂料次数每天投喂次数:10日龄前5~6次,10日龄以后4~5次,20日龄前可在晚上10小时左右喂一次夜料,确保鸡群吃饱;③及时供水 (5)光照:1~3日龄每天给光23小时,黑暗1小时,便于雏鸡采食和熟悉环境,以后就可以自然光照。 (6)通风换气 (7)及时分群:饲养雏鸡密度过大,会使采食、饮水不均,生长发育整齐度差,易发啄癖和疾病。随着雏鸡日龄不断增大、占地面积随之增加,公鸡比母鸡生长得快,在鸡群中出现了强、弱、病、残鸡,须及时分群饲养。 (8)做好防病工作 :日常卫生消毒工作,是减少疾病的关键。宜做到及时清扫、定期消毒。 ;2.采用山林、荒地及林果园放养时场地选择 ;3.放牧期栖息棚搭建; 栖息棚是为放牧期提供夜宿、雨天栖息。栖息密度可大些,也可在棚内架设一些竹木架,让鸡栖息。一般以每平方米20~30只为宜。棚内必须配置照明灯光,以每平方米1瓦为宜。大棚四周应设排水沟,保持棚内干燥。 3.设置围网  放牧期饲养要限制放牧半径,可加围网按区块轮流放牧,使已经放牧过的区块植被休养生息。塑网、鱼网、竹篾篱最廉价,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围网高度1~1.2米即可,网孔以鸡不易穿过为准。围网必须是可移动的,便于轮牧中拔地而起,易地安装。 ;4.放牧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2)变更日粮:转群后最初一周,可按小鸡料与中鸡料比例3﹕1、2﹕1、1﹕2、1﹕3、全中鸡料过渡饲喂,这样可避免因变更日粮而引起鸡群应激。 (3)饲喂  ①补饲杂粮-为控制饲料成本,中期放牧阶段除喂一部分全价饲料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糠麸、五谷杂粮、糟、渣等农副产品和瓜、薯、藤粉、牧草、松针粉等补饲,这对降低成本、增加鸡的皮肤黄色度、提高鸡肉品质是十分??要的。 ;②建立条件反射-经几天适应后,就要注意训练鸡群自由觅食。投料饲喂时用中鸡料或谷物原粮,以抛撒法,边走边抛,逗引鸡群进入放牧地。傍晚用哨子、边吹哨,边抛料将鸡群引回栖息棚。几经训练,鸡群就建立条件反射记忆。这项工作对大群体管理尤为重要,可避免鸡群被大雨淋湿,也能保证鸡群在傍晚前自动回棚。 ③限制供料-放牧期,为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等放牧地上的植被及野生活食,严格控制投料量。一般投喂鸡群舍养需要量的50%~70%,投料次数也由每日喂3次改为早上、傍晚各一次,早上投料少些,傍晚投料多,以3﹕7为宜。如放牧地植被丰富,饲养密度又低,可以每天仅傍晚回棚时一次供料,目的是鼓励鸡群外出觅食。 ;5.放牧期管理要点 ;6.后期育肥 ;后期育肥的措施:;三、主要鸡病的防治;鸡病毒性疾病;鸡细菌性疾病 ;其他疾病 ;鸡球虫病的防治-抗球虫药的使用 ;1.我国抗球虫药种类及使用情况 ;1.1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1.2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 ;2.用药方案的评估 ;3.目前我国抗球虫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4.球虫病防治的发展趋向 ;5.总结与建议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