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四关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四关注”

古诗词鉴赏“四关注”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往往急于求成地扣住题目来解读诗词,从而完成答题。殊不知,设题不论是针对诗词的整体还是部分,解题都必须建立在对诗词整体解读的基础上,否则,便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古诗词鉴赏须做到“四个关注”。 一、关注标题 不是所有的标题对诗词本身的鉴赏都有重要意义,但,许多诗词的标题确实给我们传达了丰富的信息,是我们鉴赏所必须关注的。 2004年高考天津卷,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解答两道题目,读懂全诗是关键,否则对“万壑松”,对“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便无从理解。读懂全诗,抓住标题“听蜀僧濬弹琴”则是关键。既为听僧弹琴,那么即使没有注释,我们也该知道僧所抱“绿绮”即琴,进一步理解,“峨眉峰”该是弹琴地点;“一挥手”是弹琴姿态;“万壑松”会使我们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用比喻写琴声。第三联则是正面写听琴的感受,第四联从侧面写琴声之魅力:听着琴声,不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这首诗以精妙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见长。请联系全诗,对画线诗句作简要赏析。 “未展芭蕉”有如“红梅”(苏轼)、“孤桐”(王安石)、“画眉鸟”(欧阳修)等,都是以某一事物名称为题,这类诗词大多是通过描写某一事物形象来抒情言志,因此,解读这类诗词关键是理解形象并体悟其意义。标题作为形象的名称,我们在理解、分析形象时必须紧紧相扣,比如该诗,如果我们忽略了标题“未展芭蕉”,诗句便会变得不知所云。 二、关注熟悉的诗人词人 诗词的解读常常需要联系诗人词人的人生经历、所处社会环境等背景知识。对于熟悉的诗人词人,其背景知识我们已在日常学习中比较深入地了解,因此,考试题目即使涉及也不一定再作介绍,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越是熟悉的诗人词人,我们越应该关注作者本身,联系他们的背景来解读诗词。 2006年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闻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境。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圆田居》《归去来兮辞》等作品,我们知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们了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可谓我们熟悉的诗人,解读此诗,我们必须抓住陶渊明一贯的思想主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本诗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从而正确解答两道题目。 三、关注诗词的整体 急于求成常常使考生在诗词鉴赏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诗词部分的准确理解一定是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之上。 2006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①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道试题中的第(1)小题是针对词的部分“数枝幽艳湿啼红”设题,但如果我们缺少对词的整体关注,至少我们对“不为惜春伤怀”的理由的判断就很难做到全面,可能只抓住其一“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而忽略其二,乌云密布寒雨将至之时,诗人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四、关注注释 所谓“试卷无废字”,就是说试卷上的每个字都是有用的。诗词后既有注释,一定不是平白无故:或生字生词生典的注解,帮我们理解诗词;或相关的背景材料,帮我们读懂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