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下册第1课《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案北京课改版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情入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走进李大钊
1.李大钊
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三、自渎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生字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学生大声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活动设计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归纳各段大意。
活动说明
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学生互动,共同解答,如有不易理解的词语,可请教老师,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学生尝试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并自由发言,其余学生评议。
第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第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第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第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四、品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赏析文章的美
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设计说明:
只要学生抓住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等方面的其中一点来谈即可,教师鼓励学生肯定学生,为鉴赏定向。
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用“本文语言美,美在 ”的句式说话,并摘录各自喜欢的句子,把它推荐给大家。
(2)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文句,着重欣赏文章语言的含蓄美、修辞美、哲理美。
①品味含蓄美
提问:怎样理解文中“雄健”的含义?
明确:包括两个方面:
a.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b.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提问:“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明确: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提问: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
明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然:逼狭,崎岖,险阻。第二,国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