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腮腺癌ppt课件

腮 腺 癌 ;[局部解剖] 涎腺又称唾液腺,包括三对大腺体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众多的分布于唇、颊、舌、腭等处粘膜下的小涎腺。 腮腺是三对大涎腺中最大的腺体,腮腺位于腮腺区。腮腺区系指耳以下,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端以前,下颌支以后以及下颌支咬肌外后方的这一区域。颈深筋膜浅层分深、浅两层将其包绕称为腮腺筋膜。;腮腺以面神经为界分为浅、深两叶,浅叶较大,形状不规则,位于咬肌后部的浅面,上至颧弓,下达下颌骨下缘;深叶较小,上邻外耳道软骨,并绕下颌骨升支后缘向内延伸,与咽旁间隙相邻。腮腺导管位于腮腺前端咬肌筋膜浅面的皮下组织内。从耳屏下缘至鼻翼与口角连线的中点,其中1/3段,即相当于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导管在咬肌前缘几乎呈直角向内穿过颊肌而开口于颊粘膜。腮腺导管可作为手术时寻找面神经的重要标志之一。 面神经穿过腮腺实质内,在腮腺内分为颞面干及颈面干两大干,再发出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及颈支。;[流行病学及病因];1990年WHO提出了试行的涎腺肿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其中癌包括以下数种: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腺癌、皮脂腺癌、乳头状囊腺癌、黏液腺癌、嗜酸瘤细胞癌、涎腺导管癌、腺癌、肌上皮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其他癌。 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为: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恶性混合瘤、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目前采用AJCC(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2002年第六版分期法。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O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最大径≤2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2 肿瘤最大径>2cm,但≤4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3 肿瘤最大径>4cm,和/或肿瘤有腺体实质外侵犯 T4a 肿瘤侵犯皮肤、下颌骨、耳道,和/或面神经 T4b 肿瘤侵犯颅底,和/或翼板,和/或包绕颈动脉 注:腺体实质外侵(Extraparenchymal extension)指临床或肉眼证明软组织受侵,仅有显微镜下的证据,分级时不作为腺体实质外侵。;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 N2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但≤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2a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但≤6cm N2b 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2c 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3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6cm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分期 Ⅰ期 T1 NO MO Ⅱ期 T2 NO MO Ⅲ期 T3 NO MO T1 N1 MO T2 N1 MO T3 N1 MO ⅣA期 T4a NO MO T4a N1 MO T1 N2 MO T2 N2 MO T3 N2 MO T4a N2 MO ⅣB期 T4b 任何N MO 任何T N3 MO ⅣC期 任何T 任何N M1;[腮腺癌的临床表现];腮腺恶性肿瘤一般病程较短,生长较快,局部常有疼痛或麻木感,较常与深层组织发生粘连,有时可见张口困难。有以下症状及体征之一者,就要怀疑有恶性的可能。①肿瘤生长速度突然加快。②出现浸润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包块活动较差。③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④肿瘤表面自行破溃出血;⑤出现面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