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状况7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壤水分 第二节 土壤空气和热量 第三节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调节 土水势 土壤水在各种力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条件的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降低,这个差值即为土水势( ? )。 优点:可作为判断各种土壤水分能态的统一标准和尺度; 土水势的数值可在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统一使用,把土水势、根水势、叶水势等统一比较,判断它们之间水流的方向、速度和土壤和随有效性; 还可提供一些精确的土壤水分状况测定手段。 2、压力势(?p) 压力势是极小单位的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一水系统可逆地移到除压力不等于参比压力,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参比状态水池时所做的功。 正值。只有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在不饱和土壤中压力势为0.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高。 ?p=?wghV 压力势主要包括: ①气压势 封闭在土壤水分内的空气所产生的势值。 ②静水压势 土壤中的水分承受水体的压力,土层深处的水分,受到的压力更大,静水压势是压力势的主体。压力势的势值为正值。 4、重力势(?g) 重力势(?g)是指由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土水势变化。 任何时后重力势都存在。高于参比面时为正,反之为负,参比面处重力势为0. 土水势的表示方法 土水势多用帕(Pa)表示,但常用水柱高的对数值表示,称为pF值。pF值即能反应土壤水吸力能量大小,又能表示出各种水分常数以及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 kPa与pF值的换算关系见表5-1。 表5-1 kPa与pF值的换算关系 pF值=4.5——最大吸湿量 pF值=4.2——萎蔫含水量 pF值=3.8——最大分子持水量 pF值=3.0——作物生长阻滞含水量 pF值=2.7——田间持水量 pF值=1.6——最大毛管持水量 (1)土壤空气的对流 土壤与大气间由总压力梯度推动的气体整体流动,也称质流。对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影响土壤空气对流的因素 (1)气压变化:大气压上升,一部分空气进入土壤孔隙,大气压下降,土壤空气膨胀,一部分土壤空气进入大气。 (2)温度变化:土壤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土壤中的空气进入大气,反之,则相反。 (3)降水和灌溉:如土壤接受降水或灌溉,土壤含水量增加,孔隙中的空气就进入大气,反之,则相反。 (4)地表风力:地表风力大,土壤含水量下降,大气中的空气就进入土壤孔隙。反之则相反。 (2)土壤空气的扩散 ? ?? 土壤中气体分子因浓度梯度或分压不同而产生的移动。是土壤与大气交换的主要机制。 ??? 土壤中CO2和O2的扩散过程分气相、液相两部分。 ??? 气相扩散:通过充气孔隙扩散保持着大气和土壤间的气体交流作用 ??? 液相扩散:通过不同厚度水膜的扩散 。 (1)土壤松紧度: 土壤孔隙度愈大,尤其是粗孔隙愈多,气体扩散通道愈大,扩散的实际路径愈小,土壤气体的扩散系数也愈大。 (2)?? 土壤质地和结构 ??? 土壤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的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因而对气体扩散产生影响。砂质土和有良好结构土壤粗孔隙多,相对扩散系数(D/Do)也高。 (3)?? 土壤含水量 ??? 相对扩散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因为通气孔隙度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四、 土壤热性质及土壤温度变化 1、土壤热容量 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的热量。 土壤不同组分的热容量 土壤不同组成分的导热率[J/(cm·s·℃)] 3、土壤的热扩散率 在一定的热量供给下,能使土壤温度升高的快慢和难易则决定于其热扩散率。 土壤热扩散率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就一定土壤来讲,土壤固相物质比较稳定,土壤的热扩散率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和空气的比例。干土土温易上升,湿土土温不易上升。 第三节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调节 一、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 二、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4.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土壤通气性好坏主要取决于土壤通气孔隙的多少,调节土壤通气性就要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土壤孔隙状况。 (1)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 (2)耕作管理 (3)排水和灌溉 三、土壤的热量来源及影响因素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1、太阳的辐射能 土壤热量的最基本来源是太阳的辐射能。农业就是在充分供应水肥的条件下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 2、生物热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过程是放热的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课:我地四季(定稿).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三 第13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0.ppt
- 第二部分SARS临床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法.ppt
- 第二部分通用技(满分50分).doc
- 第五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
- 第五单元 热爱体 融入社会.doc
- 第五单元《指南》科学领域的理解及实践.ppt
- 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及整理.doc
- 第五单元文言文测试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梅定稿)8.ppt
-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锦江在线(60065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经纬恒润(688326)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乐鑫科技(68801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德莱(60398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京新药业(00202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建新股份(30010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健盛集团(60355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江苏神通(00243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