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涎腺组织学及常见肿瘤的诊断图文ppt课件
涎腺组织学及常见肿瘤的
病理诊断
Histology and Tumours of the Salivary Glands
;一、涎腺的组织学特点;涎腺的是产生和分泌唾液的外分泌腺,由三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许多小涎腺组成。
小涎腺广泛分布于口腔及口咽部粘膜的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类似的腺体也见于消化道、上呼吸道、鼻腔和副鼻窦等部位。
;涎腺实质由分泌单位与导管系统组成。
分泌单位也称为腺泡,有浆液腺、粘液腺和混合腺之分。
肌上皮细胞。
导管系统由闰管、分泌管(纹状管)和排泄管三部分组成,前两者位于小叶内,后者穿行于小叶间。
;;;;浆液性腺泡(serous acinus);;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正常和变异肌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组织学标志
A.正常肌上皮细胞 B.黏液软骨样细胞型 C.梭形细胞型 D.浆细胞样细胞型 E.上皮细胞型和透明细胞型 ;EM下胞浆内仅见散在分布的Mit与RER,高尔基复合体通常位于核周部分。
在细胞突起内充满着纵形排列的细丝,称肌微丝,常聚合成致密小体,此结构与平滑肌细胞相似。
肌上皮细胞内含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有收缩功能。;;;涎腺肿瘤/WHO分类;涎腺肿瘤/WHO分类;64%至80%发生在腮腺,最常见于浅(侧)叶
7~11%发生在颌下腺
发生在舌下腺者占1%以下
9~23%发生在小涎腺:腭、磨牙后、上唇
;良性占54~79%,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最多见
恶性占21~46% ,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
腮腺占15~32%,颌下腺为41~45%,在舌下腺为70~90%,在小涎腺占50%
舌、口底和磨牙后区者,有80~90%为恶性 ;;;正常涎腺导管上皮的CK、CEA(多克隆) 、EMA为阳性表达, S-100阴性表达
肌上皮和基底细胞为CK、p63阳性表达,S-100和GFAP表达常不确定
calponin和actin只表达于肌上皮
;正常的涎腺导管细胞常分泌中性黏液( PASD阳性)
肌上皮常分泌酸性间质型蓝色黏液( Alcin阳性)和基膜样物质( PASD阳性) 。;在涎腺肿瘤中,腺上皮和非腺上皮可出现异常的免疫表型
如actin在肿瘤性肌上皮可呈阴性表达
在正常涎腺阴性表达的CD117在肿瘤性腺上皮常阳性表达
;;;;良性肿瘤大体上多界限清楚,而恶性肿瘤常境界不清或浸润性生长,该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涎腺肿瘤。
但涎腺肿瘤中多??性腺瘤中的癌(包膜内癌)和腺泡细胞癌除外,二者均为界限清楚的肿瘤。
还应注意多形性腺瘤和膜型基底细胞腺瘤偶可出现卫星灶的变化。;;;大多涎腺肿瘤镜下均由两种主要细胞构成。
肿瘤大体境界清楚的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和Warthin瘤
而肿瘤大体上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腺癌。;镜下肿瘤呈明显微囊结构者,最可能为腺泡细胞癌;
镜下具有溢出的黏液、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背景的肿瘤可能是黏液表皮样癌;
镜下难以进行分类的肿瘤,多考虑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镜下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肿瘤,要考虑到反应性囊性变(潴留性囊肿、鳃裂囊肿、多囊性疾病和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AIDS的囊性淋巴上皮性病变、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Warthin瘤、囊腺瘤以及恶性的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乳头状-囊状)和囊腺癌等。; 涎腺肿瘤中可出现嗜酸细胞、鳞状细胞、基底样细胞、梭形细胞、皮脂腺细胞、透明细胞和顶浆分泌样细胞等多种细胞。;在通常情况下,空泡样细胞要考虑到腺泡细胞癌或皮脂腺癌。
肿瘤中存在显著的嗜酸细胞,仅见于Warthin瘤、嗜酸细胞(囊腺)瘤和嗜酸细胞癌,而局灶性嗜酸细胞存在却常见于许多肿瘤,如多形性腺瘤、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涎腺肿瘤中出现明显的鳞状细胞巢则提示为多形性腺瘤、高级别的黏液表皮样癌(明显的鳞状特征在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中几乎不见) ,伴有鳞状上皮化生的Warthin瘤、鳞状细胞癌和坏死性涎腺化生等病变。;;伴有透明细胞的涎腺肿瘤;;以玻璃样间质为主的涎腺肿瘤见于多形性腺瘤、膜型基底细胞腺癌、腺样囊性癌、玻璃样透明细胞癌和上皮- 肌上皮癌(部分病例) 。但玻璃样透明细胞癌不具备肌上皮/基底细胞分化的标记
一些特殊的间质成分,如厚的绒毛状弹力纤维和软骨见于多形性腺瘤,而黏液样间质多无诊断价值
;常表现为间质纤维玻璃样变的涎腺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玻璃样透明细胞癌、肌上皮癌和基底细胞腺癌
促纤维间质背景多见于黏液表皮样癌,涎腺导管癌,多形性腺瘤中的癌和嗜酸细胞腺癌
除了纤维间隔几乎无间质的则提示为腺泡细胞癌;;最常见的涎腺肿瘤
指界限清楚,以镜下结构多形性为特征的良性肿瘤。
占国内所有涎腺肿瘤的50%以上,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