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仲淹人生及诗文的境界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范仲淹人生及诗文的境界美

论范仲淹人生及诗文的境界美 时间: 2014-02-21作者: 洪淳生来源: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官拜参知政事,还是处江湖之远,出知饶、润、越等州,或者远出边关,抗击西夏敌兵,都用自己不凡的言行,抒写辉煌人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作为文学家,他在自己不多的诗文中,留下了数篇空前绝后的不朽之作,文如《岳阳楼记》、词如《渔家傲·秋思》、诗如《江上渔者》等,都达到了诗文艺术的最高境界。如在常人,能达到其中的一项就已经够荣幸了,何况范仲淹还是兼而有之呢?千百年过去了,范仲淹人生及诗文的境界之高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下面我就从文学的角度来谈谈范仲淹人生及诗文的境界美。 一、 范仲淹人生及诗文境界美的主要特色 (一)、范仲淹的人生境界美 范仲淹的一生是坎坷不平,奋斗拼搏的一生,他虽然屡遭打击,但愈挫愈奋,在磨砺中成熟。虽遭贬谪,但不消沉,反而信念越坚,心志更加纯正,品德更加高尚,关键是他具有先忧后乐,心怀天下的崇高精神境界。 1、心怀天下,先忧后乐。 庆历三年(1043)四月,范仲淹和韩琦同时被任命为枢密副使。范、韩应召赴阙,至京不久,范仲淹又由枢密院入中书,进参知政事,位列执宰。如果范仲淹稍有私心,即使不像蔡京、严嵩那样贪心,也可大捞一把,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富足美满,但范仲淹想到的不是一已之得失,而是天下安危。他看到当时社会已隐藏着危机,如果不改革就会有亡国的危险。于是,他就大胆地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刀阔斧地对社会进行改革。改革家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这样做势必触犯当朝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招来他们的反对。尤其是范仲淹派出转运按察使这一举措,更是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中伤。有人指责按察使对各路官吏的查考约束太过苛刻,致使人不得尽其才。在邪恶势力的压迫下,庆历新政“流产”了,但范仲淹仍不改其心志,他在罢去参知政事知邠州的《邠州谢上表》一文中曾说过:“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真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2、敢于直言,不计后果。 范仲淹一生遭到的打击可谓多矣。为什么屡遭打击而屡不改悔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私心,无私才能无畏。他有坚定的信念,确认自己那样做是对的。要么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如果客观条件允许,一旦有机会,他仍要仗义执言。如天圣七年,宋仁宗为显示孝道,决定为秉真宗遗诏垂帘听政的章献太后上寿,并下令起草上寿仪式,上寿仪式为宋仁宗率领朝廷百官在会庆殿拜太后,并祝贺寿诞。范仲淹闻之此事,以为不可,祝寿乃皇室家事,岂可行国家大礼。范仲淹当时是以一秘阁校理而谏责皇帝家事,且直接忤驳执掌朝政的皇太后的面子,这确实有些石破天惊,而且似乎还有不知量力的味道,就连举荐范仲淹为秘阁校理的晏殊,闻知此事也大吃一惊,“召仲淹怒责之”。范仲淹是得理不让人的人,即使是皇帝老子,他也直言相争。范仲淹为了自己的敢于直言,是付出极大的代价的。他好几次被贬,都是因为自己敢于直言。他抱着“理或当言,死无所避”的宗旨,被贬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旁人看来,范仲淹一介书生,真有些迂腐,但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迂”得十分可爱。 3、进退自若,泰然处之。 范仲淹为了坚持真理,对那些自认为错误的东西,总是直言不讳,他既敢于得罪皇帝、宰相、太后,也敢于得罪当朝的其他权贵,如此一来,他要坐稳自己的交椅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他常常遭贬抑。即使如此,他也没能从中吸取教训,或为了自身利益,或为了家庭利益,或为了自己的未来就缄口不言,噤若寒蝉了,他还是一如既往,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只要自己认为不对的就直言提出。把宦海沉浮,个人进退看得很淡,等闲视之,泰然处之,他“进亦忧,退亦忧”,一切以天下百姓利益为准绳。 古人对圣贤、功臣、文人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求。范仲淹是三者兼而有之。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立德。千百年来,他以自己的道德力量、人格力量感动着人们,教育着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道德和人格的最高体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一座耸入云天的丰碑,一般人只能可望不可即,历史和现实中的败类只能是丰碑脚下的一棵小草和一抔黄土,这种道德的丰碑没有在历史烟尘中黯淡下去,而是更加熠熠发光,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二)范仲淹的诗文境界美 1、诗的境界美。 范仲淹的诗作在文学史上成就不算太大,既比不上早于他的李白、杜甫,也比不上迟于他的苏轼、陆游、拿范仲淹的诗与他的词和文章相比,也不如他的词和文章有名。但范仲淹的诗有自己独特的境界,让人回味无穷,无论如何,在文学史上也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江上渔者》这首小诗琅琅上口,家喻户晓:“江上往来人,但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