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对“外戚、宦官专权”现象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成长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 难点: 1.教材分析 东汉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的过渡阶段。尽管东汉前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很快就走向衰落。 2.学情分析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昔有光武大帝,今有航天英雄,已是当今湖北枣阳市的新广告词。 完成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家乡枣阳被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宝地,汉光武帝刘秀在枣阳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度过了十三年,其间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并最终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 刘秀如何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 自由讨论和回答。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情况。 (2)光武中兴 展示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的材料: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传》 提出问题: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什么景象?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 解释“中兴”: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 动脑筋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教师归纳:治国理政要励精图治、以人为本,抓住国计民生中的关键,促进社会发展;还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注重文化软实力。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过渡:光武中兴为东汉带来了繁荣的社会景象,然而东汉很快就开始走向衰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朝灭亡? 算一算 展示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的材料,提出问题: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经计算,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9.5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4岁。皇帝这么幼小,朝政如何处理? 展示《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展示材料:“跋扈将军”的材料和“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的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什么样社会现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朝政腐朽不堪,政治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开始动荡不安,东汉末年(汉灵帝时)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计算。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求知欲。 通过层层设问,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背景。 3.黄巾起义 请学生简单介绍黄巾起义的情况。 材料 《后汉书·皇甫嵩》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③减轻刑罚 ④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涉到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A.释放奴婢 B.定税率为三十税一 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郡国学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出现在东汉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A.释放奴婢 B.惩治贪官污吏 C.焚书坑儒   D.废除苛捐杂税 参考答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