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 独门一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门一招 娃哈哈的营销模式常常被人误读。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娃哈哈一掷千金的广告投入,现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2005年娃哈哈每天有一辆奔驰车开进中央电视台”,以为它是靠广告炸出的品牌效应而成功的。 这样的解读自然会衍生出这些结论: 挑战娃哈哈,必须要打广告战。 没有广告砸不开的市场,就是一块砖头用娃哈哈一包装,也会有人抢购。 娃哈哈的成功是中国市场感性化消费的最好例子。 这些结论如一层薄雾般地笼罩在这家公司的身上,有时候竟成为了一道令人生畏的“心理墙”。 事实上,一种可持续的营销模式是很难建立在一种感性或冲动基础之上的。娃哈哈的成功从来不在广告,不在品牌。反而倒是,它的每一次失误都是因为对自己的品牌和广告太过自信。 娃哈哈只有一个核心营销优势,那就是它的联销体模式。也就凭这独门一招,娃哈哈迄今纵横天下。 联销体是一种很简单、很原始、用几十个字就能讲清楚的营销模式:经销商先打预付款给生产商,然后在一个圈定的区域市场内精耕细作,双方形成一个长期而稳定的经销关系。 建立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信用”,维持它的要素有很多,但要害只在一处:上下游必须形成有序的价差关系。每个环节都必须赚到自己应该赚到的钱,而且是年年赚到。关于这些,我在两年前的《非常营销》一书中曾经做了详尽的阐述。在这种意义上,娃哈哈是最怕打价格战的,价格一乱,价差体系就会动摇,联销体的利益链就会松动,甚至断裂。 命门在此,宗庆后这些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全力维护这个价差体系。巨额的广告投放,一半是为了打动消费者,一半则是为了保持住联销体的高昂热情;频频布局全国,大建生产基地,实现500公里运输半径圈,则是为了降低饮料的运输成本;不断开发新品,是为了均衡饮料的淡旺季销售,拓展经销商的盈利空间。如此种种,多年经营下来,一般竞争对手即便知道娃哈哈的命门所在,却也已提不起挑战的勇气了。 利益游戏 联销体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很多商学院出来的人都看不懂:娃哈哈与经销商并没有资本上的生死约,凭什么它能够掌控? 但是在宗庆后看来,恰恰相反。如果娃哈哈与经销商达成了资本上的关系,倒可能就是联销体模式的萎缩之日:封闭的资本关系,将模糊上下游的利益迫切性和危机感。联销体要求利益链上的任何一方都不得懈怠,它必须时刻运转,分秒不停。换而言之,它必须是一台每个月,至少是每个季度都能产生利润的“永动机”。 联销体会不会“永动”下去?取决于三点: 有没有热销的产品? 这个产品能否让链条上的各个层面有足够的利益分享? 联销体的掌控者能否保证生态链上的利益的有序性? 所以,娃哈哈要不断地进入新的领域,有了新的产品,经销商就有了产生利益的机会,哪怕这些利益仅仅能够维持生态链的日常运转。 所以,娃哈哈必须不断推出强势的新产品,只有新产品才能够有高利润,才能够维持相应的利益分享。 这是一场利益游戏。宗庆后以他超人的智慧和不可思议的勤奋操劳,让它运转了10年。 顺势而为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娃哈哈先是做起瓜子,后来又推出了大厨艺方便面,一时间闹得市场惊呼连连。而每进入一个新领域,娃哈哈似乎都不太费力,尽管没有像非常可乐那样引人瞩目和溅起轩然大波,但却都十分顺利,如一柄尖刀精确地切入市场,并顺利抢去一份份额。娃哈哈的光环由此而生。 娃哈哈开发新产品往往有三个特征: 渠道的同一性。新推出的产品能够在现有的联销体渠道内销售,无需开辟新的销售通路。 以资源性产品为依赖。面广量大的全国配销,使得娃哈哈的任何一次开发都不能够依赖于某种稀缺性资源。所以,娃哈哈做矿泉水必败无疑,做纯净水则有胜出机率;做纯牛奶缚手缚脚,做配制奶则如鱼得水;做100%纯果汁束手无策,做5%果汁则一战而胜。以此推论,娃哈哈在瓜子和方便面两个项目上,肯定会在后者上下大赌注,前者则稍稍带过而已。 毛利润需在50%以上。没有那么高的利润空间,就无法对联销体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利益分配;而没有有序而可持续的利益分配,则无法保证利益链的顺畅运转。 这两年来,娃哈哈所推出的新品,但凡与联销体渠道紧密相扣的都一一成功。 譬如瓜子、方便面,在县城及乡镇市场都是与饮料在同一配送渠道之中,娃哈哈一方面为渠道商增加了效益的机会点,另一方面增加了冬季销售的品种,形成了配销的优势。在这层意义上,娃哈哈不做瓜子、方便面才是怪事。 但是,一旦与现有联销体关系不大,甚至另辟渠道,娃哈哈的胜算便十分渺茫,远在11年前平安感冒液的惨败,近在眼前的童装尴尬,便都在于此。 “营销奇异花” 过去的5年间,娃哈哈最让人侧目的一着,便是成功推出非常可乐。这可能也是中国饮料界最大的一次冒险,宗庆后因此成为一位高段位的营销高手。非常可乐在一些地区的销量一度超过经略多年的百事可乐,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由于碳酸饮料的高利润率,到今天为止,娃哈哈为非常可

文档评论(0)

baibailiuli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