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VIP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抒情写意。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1.出土于仰韶文化的陶盆内壁上绘有人面、鱼纹、花纹的组合图形,人面的双眼表现出一种安详静穆、若有所思的情态,好像是陶醉于鲜花的芬芳,又像是在谛听鱼的细微动静。这体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品 A.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 C.重在表现高超的制作技艺 D.是生产力低下的一种自然回应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3.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该时期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知识点拨 汉代绘画中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了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 1.概况 时期 背景 特点 代表 魏晋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顾恺之的《 》 唐代 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的《送子天王图》 士人群体 女史箴图 吴道子 宋代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 作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清 社会动荡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八大山人《松鹰图》 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木刻版画作为小说的插图,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民间出现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水浒传》插图、《五子夺莲》 理学 2.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 、书、画、印为一体。 ②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影响:中国绘画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诗 气韵 辨析比较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 (1)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 (2)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彩,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做。 1.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提示 山河破碎,战乱频仍。 提示 学习思考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2.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什么? 提示 文人画。 3.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受什么社会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画怎样的发展方向? 提示 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画世俗化的发展方向。 学习思考 提示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及成因 史料一 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 图一 《女史箴图》(局部) 图二 《洛神赋图》(局部) 史料二 宋至明清时期的文人艺趣 图三 宋代巨然 《秋山问道图》 图四 清代八大山人 《松柏图》 [教你读史] 史料一要注意时间“魏晋”,图片中皆人物肖像。史料二要注意时期“宋至明清”,图片中皆风景。 [问题思考] (1)读图一和图二,说出其作者。并谈谈魏晋时期绘画的特点。 答案 作者:顾恺之。特点:创作主题为人物肖像画,彰显人物个性。 答案 图一 《女史箴图》(局部) 图二 《洛神赋图》(局部) (2)图三属于什么画种?宋代这一画作兴起的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