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R抗体对兔耳瘢痕组织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GF1R抗体对兔耳瘢痕组织影响

IGF1R抗体对兔耳瘢痕组织影响   作者:陶芸,赵亚南,王继华,张景波,肖鸿,刘红莉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天后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IGF-1R抗体或生理盐水,连续7天,观察1个月。分别对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index,HI)、成纤维细胞数和胶原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一定剂量IGF-1R抗体组HI值、成纤维细胞数量以及胶原含量比对照组减少(ρ<0.01或0.05)。 结论:IGF-1R抗体能抑制兔耳瘢痕组织增生。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334―0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4J876C)   通讯作者:赵亚南,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E-mail:yzha04@hotmail.com      伤口愈合后期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合成、分泌旺盛,引起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生长因子持续刺激是创伤愈合后瘢痕增生的原因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能促进细胞分化,又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中大量表达IGF-1及其受体,并认为可能与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即利用外伤性兔耳早期瘢痕增生模型,观察并研究IGF-1R抗体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IGF-1及其受体与瘢痕增生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试剂及仪器:IGF-IR抗体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XSB211型OLYMPUS光学显微镜、TD-2000真彩色病理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和LEICA RM2145超薄切片机由昆明医学院重点实验室提供;LEICA DM 6000B病理图像分析仪由云南药物研究所提供。   1.2实验动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0只,雌雄各半,体重   2.2~2.6kg,购自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   1.3实验方法   1.3.1动物模型的建立:兔适应性喂养72h,用3%戊巴比妥钠(1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在兔双耳腹侧部分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分别做6个直径1.0cm的圆形切口,切口间隔1.0cm,完整切除全层皮肤,去除软骨膜,用热金属丝点灼创缘皮肤,至轻微结痂,达到充分止血,术毕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只兔12个创面,共240个创面。术后一周去痂,自然愈合。术后21天左右,约有90%的创面形成外观凸起的瘢痕组织,随机取样,病理证实为外伤性早期兔耳瘢痕增生。   1.3.2动物组别和处理:兔耳瘢痕模型制作成功后,随机将每只兔耳的8个瘢痕块分为4组: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A组)、IGF-1R Ab 1.5μg/ml剂量组(B组)、3.0μg/ml剂量组(C组)和6.0μg/ml剂量组(D组),共20只兔,故A~D组各有瘢痕块40个。术后第21天,分别对各组瘢痕基底部及瘢痕灶内注射不同浓度的IGF-1R抗体或生理盐水,每日注射1次,持续7天,每次注射用量为20μl。   1.3.3标本取材及处理:用药后第3、7、11、20、30天,在同样的麻醉条件下切取瘢痕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标本于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HE)和胶原染色(VG)。光镜下观察HE染色切片,用测微尺测出瘢痕最高点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厚度(a)、瘢痕周边正常皮肤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厚度(b),测算出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a/b)。每张组织切片分别随机选5个不重叠视野(×200),HE染色切片镜下目测计数成纤维细胞数、VG染色切片定量检测胶原面密度的变化。   1.3.4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用x±s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形态学观察:兔耳腹侧形成创面后,伤口约13~16天愈合,上皮化时即能触到硬块,此硬块不断高于皮肤,21~23天时增生达到高峰,厚度约为兔耳腹面正常皮肤厚度的2-3倍,质硬,色红。实验末期生理盐水对照组瘢痕仍维持较明显的增生状态,充血明显呈紫红色,质硬;B~D组瘢痕均出现萎缩,表现为瘢痕体积减小,充血减轻,变平变软、色泽变浅,其中C、D组最为明显。   2.2组织学观察   2.2.1 HE染色切片:与正常的兔耳全层结构相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D组瘢痕组织均厚于正常组织,尤其生理盐水对照组,可厚达正常组织的3倍,表皮呈波浪状明显增厚。实验组软骨有明显的增生,炎性细胞较多,成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