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探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探轶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和二中 甘肃 陇南 742100)   【摘要】《雷雨》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思想性格最复杂的莫过于侍萍和蘩漪。侍萍在给予儿女母爱的同时并未完全丢弃个性,蘩漪在追求个性实现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母性,个性与母性共存于女性意识中。曹禺以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关键词】侍萍;蘩漪;个性;母性;女性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33-01   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两位极具个性的母亲形象:梅侍萍和周蘩漪。侍萍的形象受到评论家一致的肯定,她是一个有着纯朴而善良灵魂的母亲,备受凌辱和压迫。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有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她身上体现了弱势群体对旧社会控制人性的反抗精神。与侍萍形成对照的是蘩漪的形象,蘩漪在《雷雨》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学术界把蘩漪形象定位于资产阶级叛逆女性,将她视为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代表,肯定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意义,更多关注的是她身上的个性特质。她们有着不同的出身、性格与生活道路,但是都遭受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男权主义的束缚与迫害。侍萍在给予子女母爱的同时并没有完全丢弃个性;蘩漪在追求个性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母性。同为母亲的她们,最终却以相同的悲剧命运走向毁灭。    侍萍是一个有着不幸命运的女性。不论是被抛弃耻辱,还是多年的艰辛历程,都没有将其个性吞噬殆尽。三十年前“如果侍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有钱人家少爷的妾,”[1]这个悲剧还会发生吗?我们不能说她想嫁给一个少爷就是品质不好,但是她“不愿意做这个少爷家庭里面的一个小妾,不愿意去跟别人分享爱人的爱情。”[2]为此,在被迫离开周家时,她将年幼的孩子(周萍)留在了周公馆。然而侍萍冲不出世俗泥坑,不得不委身于鲁贵。但她并未完全放弃自我融入到鲁贵的生活中,更不愿意按鲁贵的意愿做事(到有钱人家帮佣)。在“被困难销蚀的有些呆滞的眼睛中,仍就透露着年轻时静慧的神韵”[3]。与三十年前相比侍萍依旧是那样坦诚直率、刚烈清高。与蘩漪的会面中,她不像鲁贵那样低头哈腰,她不喜欢蘩漪暧昧的口气,直言自己的女儿“不会做出一点糊涂事的”。与周朴园的偶遇中,最终将三十年来积压在内心的怨恨说了出来。她的生活中最需要的是金钱,她却不会“见钱就忘了命”。在抛弃的三十年间,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她也未曾踏入周公馆半步,更没有向周家求得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能够做到拾金不昧。就在周朴园想要用金钱弥补自己的过错之时,侍萍还是将那张对于她来说可以改变一切的支票撕碎。在逆境中,侍萍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    侍萍的生存也许是为人母者最高尚的牺牲,她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三十年来沉重的生活负担、艰难的生活境遇,使她在逆境中坚强的生活着。为了儿子(鲁大海)活下来,嫁过两次“很下等”的人。在鲁贵面前,侍萍以伟大的母爱护卫着自己的儿女。她时刻担心四凤步自己的后尘,结果四凤比自己错的更离谱。她想见见多年不见的儿子周萍,却遭遇在周萍和大海兄弟俩拳脚相加之时,她不知道该斥儿还是该认儿。无意中回到周家的侍萍,当知道自己的儿女准备私奔时,她矛盾再三,只有叫她们“最好越走越远,不要回头。”沉重的母爱违背了正常的伦理,保护儿女的本性促使她隐瞒秘密,独自一人承担两代人的痛苦。    处在男权社会束缚下的女性,本能的母性却成为女性个性实现的障碍。作为一个清高刚烈的女性,三十年前的侍萍为了追求爱情,冲破等级观念爱上了周朴园。被抛弃的她决心以死来洗刷屈辱。为了孩子(大海)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艰难的生存迫使她放下自己的矜持,与鲁贵组成家庭。在没有感情的婚姻中,女儿成为她的希望,是一颗爱惜女儿的心,将她带到不愿回想的周公馆。四凤的死击垮了这位可怜的母亲,也彻彻底底地毁灭了她的生活。作为一个追求幸福的女性,侍萍热烈地奉献于自己的爱情,却惨遭遗弃;作为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她指望儿女们有一个幸福的将来,却被一场势不可挡的“雷雨”摧毁了一切。在个性与母性旋涡中徘徊的她别无选择地走向毁灭。    如果说在侍萍身上流露出来的是柔性之美,那么在蘩漪身上爆发出的却是刚性之美。在周朴园专横的精神重压下,蘩漪少了几分侍萍的沉稳,多了几分果敢;少了几分侍萍的谨慎,多了几分叛逆性的大胆。具有“雷雨”性格的她,处处显露出果敢、大胆、直率、傲慢的个性。自嫁入周家后,并没有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得到幸福。恰恰相反,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沉闷的生活,把她“渐渐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在“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的家庭里,蘩漪承受着重大的精神压力。为了要做一个“真真活着的女人”,在周公馆她做着困兽的抗挣。    蘩漪是受过新教育的女性,人文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春风已然拂过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