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致贫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docVIP

教育致贫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致贫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

教育致贫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   摘要:“教育致贫”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子女)接受教育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本文在界定概念的前提下,以家庭为分析单元,引入经济学预算线,对“教育致贫”的机制开展分析,在探究其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致贫”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贫困;教育致贫;预算线   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07)03-0036-06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ducation-Caused Poverty   YANG Xiao-min   (Colleg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Education-caused poverty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that a family gets into economical poverty because of the expenditure of education for its members (offspr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of this phenomenon based on family unit through the model of budget line, and provides several ways to solve the Education-caused Poverty issue.   Key words: Poverty; Education-caused Poverty; budget line      一、何为“教育致贫”      对于教育,一直以来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是其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育人功能,但随着改革开放,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逐渐凸显,并且以国家政策的姿态出现,如在高等教育全面收费(1997)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高校扩招,就是作为拉动经济的政策性举措之一。但在期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摆脱贫困、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教育导致贫困的问题也日渐显现。   较早论及“教育致贫”的是王成新和王格芳,在《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一文中,他们认为教育消费是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之一,即高额的教育费用导致农村家庭陷入贫困[1],但没有提出“教育致贫”概念,尽管如此,还是说明人们开始关注“教育致贫”现象。程林辉以《教育“致贫”与教育扶贫》为题论述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2]。彭兴庭以《“因教致贫”:农家子弟上大学的一道坎》为题,陈述了教育导致农村家庭贫困的现象,并进行了政策性呼吁[3]。孙立忠却从乡村教师生活困窘状态的角度论述了“‘因教致贫’必然导致义务教育失守”,这种“因教致贫”所关注的对象是教师,不同于其他研究者所论述的因教致贫[4]。陈烨(2005)认为教育高收费和乱收费、不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体制及“人力资本失灵”是“因教致贫”的原因,并从规范学校收费制度,治理教育乱收费,改革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就业教育和办学的市场导向,积极评估与合理规划个人教育投资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5]。余世华在《“因教致贫”原因探析》一文中明确了因教致贫的概念,认为“‘因教致贫’,又称‘教育致贫’,规范的说法是‘教育消费型贫困’,指的是个体由于接受教育而导致家庭或其自身陷入贫困状态这样一种现象。这种贫困又分积贫和返贫两种情况。”[6]   综上所述,关于“教育致贫”现象的探究还较少,概念的界定还不够准确清晰,而且存在认识上的混淆。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教育致贫”是指由于个人(子女)接受学校教育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这种贫困不是非物质层面的文化贫困、思想贫瘠等,而是指物质层面的经济贫困。正如贫困问题专家朗特里(S.Rowntree)所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中。”[7]所以,进一步讲,“教育致贫”是指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子女的教育支出导致了家庭在经济上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这样一种状况。      二、“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      学校教育如何导致了家庭贫困?已有研究将“教育致贫”现象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从外部寻找原因,认为教育高收费和乱收费、不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体制及“人力资本失灵”(陈烨)是“教育致贫”的原因。但是,将分析目标进行聚焦,以家庭作为分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