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乐喜剧人中农民形象分析
欢乐喜剧人中农民形象分析
【摘 要】《欢乐喜剧人》是最近两年来活跃在荧屏上的新型喜剧类节目,在带给观众欢笑的同时,其中各类喜剧小品中的多类型人物形象塑造也是最不能忽视的。农民是我国具有较大基数的群体,作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关于农民形象的体现与塑造自然不能胡编乱造、空穴来风,而要根据农民生活的背景与当前的社会意识进行改编再现。本文的主旨是分析《欢乐喜剧人》舞台上那些经典的农民形象,从而探析出当前农民形象与过去形象的转变,以及如何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社会的更迭。
【关键词】喜剧小品;《欢乐喜剧人》;农民形象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35-02
一、《欢乐喜剧人》的概述
2014年被称为综艺节目的“喜剧元年”,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以喜剧为核心的电视节目,当外界都期待喜剧可以取代真人秀的综艺风口时,同质化节目的出现却让无数喜剧节目偃旗息鼓。而《欢乐喜剧人》第一季播出后,迅速成为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节目收视率排名基本保持在同时段省级卫视排名第二至第五位,收视率最高曾达1.707%。《欢乐喜剧人》第二季首期节目CSM52城收视率高达2.54%,成为同时段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第一名。
与众多以选秀为主要形式的喜剧节目相比,《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形式是让已经成名的喜剧明星进行同场竞演,例如第一季的沈腾、宋小宝、贾玲等,第二季的小沈阳、岳云鹏等,都是具有一定名气的喜剧演员。并由500位覆盖15至55岁不同年龄段的大众评审进行投票,由此决定名次与去留。不同特点的喜剧人与喜剧团队,为观众呈现了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喜剧视觉盛宴。
二、喜剧小品中农民形象的分析
回顾荧屏,关于农民形象的角色与文本不胜枚举,这是因为农民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更多的是指一种身份,它是中国延续两千年,至今仍未消失的户籍制度的直接产物。对农民自身来讲,身份制的废除所寓示的现代化过程更是一个自身蜕变的过程,是一个挣脱旧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过程。因此,研究小品农民形象的改变,可以窥视出农民生存的真实状态的更迭与改变。
小品是因为春晚才正式走进大家的视野中的,1989年舞台上才开始出现农民形象。而赵本山作为“赵氏喜剧”的创始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要将农民的形象进行到底,并要以快乐的形式将农民的苦难表现出来。但熟悉春晚的观众会发现,近年来农民形象在春晚舞台上却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那些用丑、负面形象的农民人物也在逐渐消退。2013年伊始,央视春晚上《大城小事》《扶不扶》对赵本山小品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众教育水平和文化趣味的提高,也代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声音。《欢乐喜剧人》是喜剧小品的一个全新的展现,在这个平台上,各类喜剧形式与内容让人应接不暇,但是与前几年的春晚小品相比,《欢乐喜剧人》中出现的农民形象并不多,且表现的都是经济现代化步伐下,农民社会意识的更迭。
三、《欢乐喜剧人》中农民的形象分析
(一)《小城大爱》――进城务工的农民形象
小品的故事内容是由大潘、佳佳这两个农民兄弟进城务工展开的,当二人离开之际,大潘想给自己暗恋的姑娘小斐告白,于是让佳佳帮忙促成。但小斐却选择了隔壁村的青年,只因这个人有踏实的工作。反观大潘、佳佳,二人去城市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摇滚音乐梦,但在小斐眼里就是不务正业。在现实与梦想的转变中,二人困惑不已,但随后摇滚乐队二手玫瑰的出现让大潘和佳佳最后明白,梦想就是在内心里激励自己的精神良药,不可抛弃。
李勇在《“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书中提及,21世纪之后贫富的对立在更开阔的社会空间中衍变成了乡村之贫与城市之富的尖锐对立,而正是基于财富和获取财富的能力、条件的巨大落差,乡村――农民的受难才更显出了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在小品初登舞台之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形象都是为了摆脱贫穷这个套在农民阶层的枷锁,将城市视为财富与文明的来源,努力跻身到城市的行列中。但从《小城大爱》中能看出,随着现代经济条件的逐步上升,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农民也开始追逐精神上的渴望。
当小斐说她喜欢务实肯干的人时,又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下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体对精神世界的忽视,崇尚物质的他们不是泯灭本质,而是在经历贫穷的洗涤之后,满足物质曾经是最重要的必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逐年上升,温饱得到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就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大潘、佳佳进城是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体现出当下一些农民群体对于精神渴望的苏醒。
(二)《老人与山》――护山护林的农民形象
《老人与山》是以一个谣言开始的,据说一个农民老头患有癌症,但在大山里住了几年之后,病情缓解,身体痊愈。于是众多开发商纷纷觊觎这座大山,想开发成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