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而不同哲学内涵及其文化交流中价值体现
和而不同哲学内涵及其文化交流中价值体现
摘 要: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而其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和而不同”。它是孔子在继承发展史伯和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无不渗透着“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文章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历史起源,在对其哲学内涵进行解读后,着重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所蕴含的“和而不同”思想。
关键词:孔子;对立统一;多元文化
一、“和而不同”的历史起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以“和”为核心的汉字独特的美,一个“和”字包容了宇宙万物,传达了中国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最古老的人文理念。“和”的观念已经渗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心理。而这一点是与西方文化思想相悖的,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就认为: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1]。相对来说,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却被中华民族奉为处世之道,甚至成为历代王朝得以传承发展的有效准则。
“和而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概念――“和”“同”之辩。“和”本来和音乐有关,是指声音相和,音乐调和。《广韵?过韵》:“和,声相应。”“和”又写作“??”,《说文?龠部》:“??,调也。”后来,“和”由音乐的调和扩展引申为和谐、和顺、和睦等意义。《广雅?释诂三》:“和,谐也。”《广韵?戈韵》:“和,顺也。”事物能够和谐、顺利发展谓之“和”。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进一步揭示了“和”与“同”的差异。《晏子春秋》记载:佞臣梁丘据对齐景公阿谀奉承,景公感叹说:“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反驳说:只能是同,怎么能说是和呢,并进一步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说明了“和”与“同”的区别。晏婴进而把“和同之辨”用于明确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正确的认识是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和补充而形成的综合平衡,只有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的君主,才能造就和谐的局面[2]。
二、“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孔子在继承与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性质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因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而达到和谐进一步运用于社会领域。“和而不同”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而且千百年来这一思想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并没有拘泥于古代朴素辩证的理念,而是与时俱进,同现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相结合共同缔造着属于哲学世界的神话。
(一)“和而不同”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事物的法则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和”与“同”是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和”与“同”有本质上的区别,“同”代表着绝对的一致,表现为静止、单一性。没有内在的活力和动力,不符合宇宙万物的起源、构成及发展的规律性。而“和”却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多种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平衡,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文化交流要在互相对立的文化之间达到和谐统一。以审美的角度来看,“和”所创造的静态的古典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高峰,但却在与西方近代艺术高峰的比照中,显得肃穆而不激荡,在柔美优雅之余缺少了一种凌厉之势。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在多样文化的背景下实现“和而不同”的文化认同理念。但是由于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本应予以承认的中西文化差异就被掩盖和模糊了,对所研究的文化只能够做到一知半解,本来可以达到和谐并存的“和”却被硬生生的变成了同质无差异的“同”。这并非只是文化方面的弊病,同样也表现在其它领域。
(二)“和而不同”体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管子云“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无味不同物而能和”(《管子?宙合》),表达的正是蕴涵在“和而不同”中“多与一”之间的系统论思想。“和”是对宇宙万物存在状态的描述。中国古代哲学以“太和”“中和”为宇宙的理想状态。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表现在系统上就是随着结构的优化而增加“不同”要素的数量,使系统日益复杂、功能越来越先进,显示出“和”的生命力。各种文化艺术的包容性、融合性确保了伟大艺术作品的诞生。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形容这种艺术形式的现状,各适其性,各司其职,并在互相融通的前提下达到和谐统一。台湾林怀民的“云门舞集”融入了文学、京剧、芭蕾及古典舞蹈等多种艺术,结合书法的行云流水之势,将舞者的肢体与几千年留存下的书法所透露出来的能量形成一种呼应,力道、留白、虚实显得流光溢彩,舞蹈的肢体与书法的哲学、美学意蕴全都包容兼蓄在一起了[3]。我们可以想象,没有这样的中华艺术的融通,没有“不同”艺术的互相交融,怎能达到“和”的境界,怎能震惊世界舞蹈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工程结算审核方案.docx VIP
- 郭燕舞(医学百事通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docx VIP
-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doc VIP
- Haier海尔188升风冷定频两门冰箱 BCD-188WDPS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淋膜机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消化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汇报课件.ppt VIP
- 模块3 牵出线调车作业《车站调车作业》教学课件.ppt VIP
- 一种曲面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pdf VIP
-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docx VIP
- 【2024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