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英文译文形合与意合探究
兰亭集序英文译文形合与意合探究
[摘要]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以及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显著区别,更是两种思维的不同体现。以英汉中的形合与意合为理论依据,通过翻译兰亭集序,可对中英文互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英文翻译 形合 意合
一、英文形合与中文意合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很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英汉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更被视为这两种语言思维特征的重要区别。历年来都有学者对这两个概念提出过定义。
中国语言学大师王力(1945)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最早提出了形合与意合的概念。
刘宓庆(1992)在著作《英汉对比与翻译》中把形合与意合定义为:
我们这里形合(hypotactic)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汇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1
连淑能(1993)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指出:
所谓形合(hypotactic),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2
英语强调句子形式,注意显性接应,多采用形合法遣词造句。强调运用各种形式手段,如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其他的连接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句子组织严密、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1)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other.
英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关系词和连接词,如when, what, that, as, as, that, which。整个句子都是通过这些显性的连接手段衔接在一起的。
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r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此句中,通过了介词of, from, to, on这种显性连接连起整个句子。
而汉语造句多用意合法,以意驭形,就是但是并不是说汉语中没有形合,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手段包括语序,使用反复、排比、对偶和对照,采用紧缩句或是多使用四字格词语等。
(2)有饭大家吃。
这句话没有显性连接,而它的隐形连接就是内在的一个逻辑关系,如果加上显性的连接整个句子就应变成:如果有饭的话,就让大家吃吧。
二、《兰亭集序》的译文形合、意合分析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会聚兰亭,后将诸人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在将《兰亭集序》翻译成英文时,有一点很深的体会,英文重形合,中文重意合,特别是古汉语,连接更加不明显。所以翻译时,先要弄清语句中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加上显性连接,才符合英文的习惯。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一句中,包含了3个层次,时间永和九年,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以及事件修禊事。整句多用四字词,并且没有明显的连接手段。“永和九年”,就是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癸丑”年,这两个意思就是一样的,都是指公元353年,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这两个意思就需要一个连接手段,并且还要把“癸丑”的含义写出来。时间层次和地点层次之间,可以分别用2个句子来说。最后事件层次就可以用介词for来连接。
It was the ninth year of Emperor of Yonghe, which also can be called Kuichou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n the beginning of late spring, we gathered at Lanting pavil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