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严三实廉政思想经验举要及其借鉴
三严三实廉政思想经验举要及其借鉴
[摘要]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是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当今所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也不例外。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思想,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建设。为了更好地借鉴历史经验,从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本文从儒家思想中选取一些经验,以更好的践行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思想。
[关键词]三严三实;儒家;廉政
从夏商到现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廉洁政治思想作为其中一支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从而开启新时代廉政建设的新篇章。旧时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形态禁锢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延续封建的轨道,坚守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生存的压力,名利的诱惑,对权力的渴望和崇拜达到难以岂及的高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庭的提升,宗族的荣耀,心中的欲望,维系于官员一人身上,手中的权力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公利和私利在此背景下,开始限界不明起来,对权利不可思议的狂热在社会中盛行不衰。故而,凡是开明的朝代,英明君主都会格外注重对官员权利监督和制约,廉政建设在整个执政的历程中贯穿而行。
一、严以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
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为主导思想。孔子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2]学生子张求教孔子,问从政的人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孔子答曰“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3]这五条标准是孔子心目中对从政者在道德修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
道家老子也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的观点。要求人们始终怀着一颗真诚朴实的赤子之心,克制私心,降低欲望,以免陷于私利的沼泽而不可自拔,即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5]老子同时指出实现远大理想的路径,即“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6]要求执政者在治理家、国、天下过程中,务必要首先遵循俭啬之道,只有摈除富贵奢靡,才能回到自然的本源。而能够回归自然,也正是因为积聚了深厚地节俭之德,只要累积了这种深厚的道德,夫功成而名就。在老子看来,节俭对为官者而言,是非常的重要,它是能否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
在德治的基础上,儒家还非常注重礼治。《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国之治乱,全系于礼之兴废。”礼最初是周礼,后发展为按照“礼”所规定的等级来治理国家,各人各司其职。儒家通过“仁”把“礼”由外在的束缚内化为人的内心要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确立一种精神上的信仰。礼中的尊卑等级观念已被现代社会所抛弃,但其中的“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兴教化以正风俗”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德治和礼治相结合,德治是外在要求,礼治是内在升华,两者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礼治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来使人的行为有条理秩序,让人的行为合法合情。礼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加内心的正能量,矫正人的不良行为,驱散社会阴暗心理。由德礼法共同组成的社会必然是光明的充满温暖的社会。《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三严三实”廉洁政治的建设,更要求人们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内心道德礼法的建设。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虽然现代社会更加突出法治,但我们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宝贵的历史经验更要我们在法治下去应用和学习,去解决当今社会道德日下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古今中外,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盛,既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又需要完善科学的制度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对于今天的“三严三实”建设,在提倡发扬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以确保“三严三实”建设的延续性和常态化,促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富不是国强,唯有民富才能国强。南宋时实行“外虚内实”的政策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虽然有“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呼吁要收复国土的正当要求,但对民众来说,南宋的生活仍然是富足安尔的。目前我国正在由国富向民富转型,在转型中,不能由内需变成“内虚”,人民是国之根本,高房价,高物价、低收入、污染的环境这让民众把希望寄托在何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低工资、低成本、高回报”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带动了加工制造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