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寓言2047舞台创作及视觉设计阐述.docVIP

对话寓言2047舞台创作及视觉设计阐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话寓言2047舞台创作及视觉设计阐述

对话寓言2047舞台创作及视觉设计阐述   【摘要】 阐述概念舞台剧《对话?寓言2047》舞台创作、视觉创作、灯光设计的理念及实施。   【关键词】《对话?寓言2047》;舞台美术;灯光设计;概念舞台剧;视觉创作   《对话?寓言2047》是张艺谋导演2017年执导的一部概念舞台剧,凭借全新的演出形式,秉承“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音乐、舞蹈与激光、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现代科技之间完美的“混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震撼。   1舞台创作理念   所谓寓言,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每一段对话都是一则精美的寓言,引发“人与科技,何往何至”的思考。整台演出由八个篇章组成,剧中不仅有“小戏”、“偶戏”、“碗碗腔”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瑰宝,也交织着来自德国的激光团队、英国的创意舞蹈团队等不同团队的高新科技,是一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和国际科技团队的激情碰撞。   1.1 《长调呼麦?云纱》   空旷的舞台之上,一位老者编织着长绳,随着传统蒙古长调与呼麦的音乐声,舞台装置控制着云纱随风而起,毫无拘束,好似草原上空自由舒展的云朵。悠然的传统音乐,风吹云动的背景之下,老人始终在编织着长绳,一如在编织着她平凡却饶有趣味的一生。舞台上营造的这短暂的瞬间中,“云纱”以空气动力学的游戏,用抽象的视觉感受模仿着自然间自由的云和风,悠然自得。人与自然,传统与科技自然融合在一起,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和谐的空间,天人合一。   1.2《古琴-光剑》   质朴的古琴声中,身着白衣的舞者翩然起舞,激光形成的光点吸引着舞者,逐渐由点形成线直至形成网,与舞者之间的关系从与之嬉戏到挑衅直至将其囚禁,似一出人与科技之间始于新奇、止于被困的戏剧。激光配合着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变化,有力度,锋利,充满了危险不安的意象,与破碎凌乱的舞蹈和酒狂古琴的乐音之间形成有效的戏剧语言,诠释了互联、智能、大数据逐渐主宰人类生活之后,随之而来的困惑。   1.3《小戏-掌间》   京剧《三岔口》是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折子戏,舞台上仅一桌一椅,表演的两位演员没有对话和唱段,全靠真功夫表演,是武生行的看家戏。舞台中央的这出折子戏是一如既往的精彩,演员的表演配合默契,招式到位,酣畅淋漓,观众也为之屏气凝神。虽然精彩就在眼前,舞台周围象征的人群却人人手举IPAD,屏幕上一张张麻木的脸似乎对于眼前的精彩无感,只关心透过屏幕所看到的精彩。传统与现代两种极致表达的碰撞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引得观者不胜唏嘘,反观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游离的我们,每个人的视野似乎都被困于小小屏幕,失去了面对面的勇气和温度。   1.4《偶戏?冷臂》   传统的偶戏是人类操纵着偶,一招一式模仿着人类的举止,越逼真越精彩,看着一个个无生命的偶在人类的操控下变得活灵活现,惊叹之余也有身为操控者的自豪。但科技发达的今天,习惯了操控的人类如果有一天被机械臂操控是否还能这样泰然处之?舞台后区的巨大的机械臂操控着的舞者挣扎无果直至倒地,与前半段的传统偶戏形成巨大的反差,引得观者为之惶恐和思考。   1.5.《碗碗腔?矩合》   “碗碗腔”是?碜陨挛鞯囊恢执?统表演形式,对应的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全息影像技术”。影像的舞者与真实的舞者虚实结合,交相呼应,在“碗碗腔”的配合下达到极具对比和张力的戏剧效果。这两个元素的属性都偏向强烈和流行性,这也是这两项元素产生反应的重要前提。因此,全息技术呈现的品质就是重中之重,在整体空黑的舞美大概念下,“碗碗腔”朴实简明,“全息舞蹈”奇幻时尚,在整体上进一步延续了此前的大概念。   1.6《唢呐?泼色》   辽宁复州鼓乐班和英国CPG舞团共同完成了这一段表演。在最初的创作会议中,张艺谋导演提出,希望这是一段高低错落关系的视觉结构,于是逐步探讨出了一个乐班在上、舞团在下面的结构关系,为了加强泼色的视觉冲击力,笔者在舞美设计中设置了一个用于舞台中前区的透明盒子,在结构上取消了正面可见的所有立柱,使得整个视觉通透而纯粹,使得下边舞者们的密闭空间似有似无,加强了禁锢的抽象意味,泼洒的蓝色油漆更像是悬停在空中,也更具多重的意味。   1.7《笙?如影》   无人机的表演此前也在国际上出现过,但此章节与中国传统乐器竹笙的演奏蕴含着很多不同的意味。伴随悠扬的竹笙,无人机的舞蹈变得奇幻而灵动,好似黑暗中的点点火虫,与笙乐音的古老神秘,无人机具有了穿越古今的某种诗意,同时也强化了无人机的仿生生物性在视觉上的抽象意义。   1.8《织机?精灵》   织布机与矩阵球是整个演出的尾声部分,也是对此前众多章节的情绪宣泄点。舞蹈演员独自一人与舞台上空体量巨大的矩阵球互动舞蹈,矩阵球的运动和控制逐渐从奇幻变为迎合,进而带有一些侵略性,直至最后用20 000颗乒乓球倾泻而下作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