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ocVIP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的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以及龄期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天然粗骨料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接近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密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变化的规律不尽一致。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骨料取代率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ater cement ratio, coarse aggregate replace ra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s. Through the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natural comparative tests analysis: recycl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with the developing rule of close to normal concrete; Recycl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eplace rate is closely; Recycl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ater cement ratio and change rules uneven.   Key words: recycl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ggregate replace rate         中图分类号:TU45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试验概况   1.1 原材料   本文所用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来源于1986年建造的佳木斯市百花园住宅建筑的地基基础梁部分,经人工破碎而成,原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最大粒径为31.5mm。天然骨料选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细骨料为天然河砂,过筛后取粒径在 4.75mm 以下的砂备用。水泥选用浩良河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自来水。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使试验结果对比性强,本文试验中各组混凝土均采用水灰比0.4,且使用相同的配合比。鉴于目前再生混凝土还没有统一的配合比设计规范,本文采用天然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完全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执行。试验结果表明,这样操作是可行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能达到设计强度值。表1为本文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表1混凝土配合比            注:此配合比中水的质量不包括润湿再生骨料用水。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现象   综合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不同取代率的各组再生混凝土的加载过程中直至破坏时的形态基本相同。在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加载初期,各试块表面并未发现有裂缝出现。但是随着荷载继续增大,试块内的应力不断增加,试块中开始出现裂缝。开始出现的裂缝靠近试块的侧表面,在试块高度中央为垂直方向,并沿斜向往上、下端发展,至加载面处转向试块角部,形成正倒相连的“八”字型。随着荷载的连续增加,新的裂缝逐渐向里发展,表面混凝土开始外鼓、剥落,最终的破坏形态为正倒相连的四角锥。   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破坏断面主要集中在粗骨料的界面,未发现粗骨料被劈裂开的情况,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比较接近。从破坏形态来看,再生混凝土破坏基本上为粗骨料和水泥凝胶体面之间的粘结破坏,但在试验中也发现有一些再生混凝土试块表面出现较大的脆性[1],这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较大时比较明显。因此,对再生混凝土试块表现出的脆性这种情况,应该进一步的研究。   2.2结果分析   图1给出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随着龄期的增长,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不断增长,其变化规律和普通混凝土没有太大区别。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30%取代率的抗压强度最小,为46.0Mpa,100%完全取代率的抗压强度最大为49.11MPa。      图1 取代率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队 图2 龄期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   图2为龄期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混凝土试件的3d抗压强度随再生粗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