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识教育困惑与反思
赏识教育困惑与反思
近年来,“赏识教育”已成为不少家长和教师竞相采纳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赏识教育”本身固有的种种缺陷以及老师和家长们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的理解,使“赏识教育”日益变形和变味,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一:“赏识教育”就是灵丹妙药吗?
在有关“赏识教育”的宣传资料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字句: “这是一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革命!”而在介绍“赏识教育”系列教材时,则用了“一看就懂,一记就牢,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样的词句来形容它的功效。自称“赏识教育推广人”在《南方周末》上发表谈话,则把“赏识教育”与德国的神童之父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相比拟,赞许“赏识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万应灵药”。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任何教育方法都有它的利弊和局限性。一味夸大“赏识”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诚然,“赏识教育”对于那些心理自卑、做事不自信、较少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至少有三不宜:首先,对缺乏道德义务感的学生不宜一味赞赏,应让他明确义务要求,端正价值观念;其二,对较自负易骄傲的学生不能赞赏,应更多的提醒他们戒骄戒躁;其三,对自尊心强但学习又困难的学生也不宜过多赞赏,否则很可能被认为是对他的嘲讽。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文聘元教授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只能因材施教,而不能人为地要求孩子非要按照某一种所谓的“成功模式”去做,那样做最终只能会害了孩子。“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惟一。
困惑二:“赏识教育”就是无批评教育吗?
“赏识教育”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不能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现在不少教师、家长出现了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教师在学生身上拼命挖优点,然后夸大地进行赞赏:“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回答得真好”,对于缺点,却是轻描淡写,甚至沉默。父母也不敢批评孩子了,认为赏识就是事事顺从孩子。有人就此总结出一句很“经典”的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的甚至把“赏识教育”推到了极至,提出要实施“无批评教育”。
其实,赏识学生应该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还是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还是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还是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鼓励与批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原则的表扬不但不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很虚伪,破坏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味的赏识还会让孩子习惯于被别人关注,强化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进而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以及未来。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建立是非观。“赏识教育”应该在把做人的权利交给学生的同时,更要把做人的责任让他们承担起来,在让学生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磨难。
困惑三:“赏识教育”就不能惩戒学生?
“赏识教育”强调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成长氛围,但结果往往搞得教师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学生就离家出走,家长就找你算账,媒体就给你曝光,领导就让你下岗。教师们深感困惑:“赏识教育”是否就不能惩戒学生?
完整的教育应该是有奖有罚的,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当然,惩戒不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通过类似视力矫正式的活动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自觉改正,是一种善意的挫折,真诚的帮助,在本质里渗透着人本主义教育的精神。惩罚更是一种教育,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但高明的校长给他的惩戒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宽容的惩戒,使麦克劳德从小就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因此,如果我们机械地只赏识不惩罚,其结果只能与棍棒教育殊途同归,只不过一个是“打杀”一个是“捧杀”,肯定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学生来。
反思一: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已经达到了“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地步。只要有人“说”能使孩子聪明、提高智商、把孩子培养成材,便奉若神明,趋之若鹜。这太盲目了。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思二:我们赏识的到底是什么?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标准图集-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VIP
- T/CSWSL 036-2024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pdf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