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应胶囊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临床观察
万应胶囊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万应胶囊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以下简称混合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口腔溃疡)住院患儿95例,按入院时间分成治疗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治疗组用混合液涂口腔患处,对照组Ⅰ用万应胶囊涂口腔,对照组Ⅱ用利多卡因涂口腔,4次/d,直至疱疹或溃疡面愈合,其余治疗相同。观察各组患儿口腔疼痛缓解、口腔溃疡或疱疹愈合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而明显短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疾病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万应胶囊; 联合用药;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口腔溃疡; 小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疱疹性咽峡炎和疱疹破溃后的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常见的口腔疾病,常常导致患儿口腔疼痛,不愿进食;部分EV71病毒感染者,可使病程延长甚至病情加重或恶化[2-3]。为尽快控制口腔疾病发展,促进创面愈合,本院儿科采用万应胶囊和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患儿95例,男52例,女43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2.5±1.2)岁,病程3~12 d,平均(6.15±1.63)d。其中疱疹性咽峡炎24例,疱疹破溃后的口腔溃疡71例。入选条件: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4],《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和《实用口腔黏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5-6]:(1)年龄≥6月;(2)急性起病者,起病病程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药物配制 在口腔护理前,备小塑料药杯1个,取万应胶囊12粒(0.3 g/粒,四川西昌扬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逐个掰开,将药粉倒入药杯中。然后,将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倒入该药杯中,搅拌均匀成糊状,配制成混合液备用。
1.2.2 治疗方法 三组在口腔护理后,对照组Ⅰ采用万应胶囊涂口腔,对照组Ⅱ用利多卡因涂口腔。治疗组采用消毒棉签将混合液搅拌均匀后,轻涂在口腔疱疹或溃疡面上,并嘱家长于涂药后60 min内勿让患儿进食、进水。4次/d,直至疱疹或溃疡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三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为3 d内体温恢复正常或波动在37.5 ℃以下,口腔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能进食,口腔溃疡灶明显缩小或大部分愈合;有效为5 d内体温恢复正常或低于37.5 ℃,口腔疼痛明显减轻,能进食,口腔溃疡或疱疹愈合50%;无效为5 d后体温无明显下降或下降后又上升,波动在38 ℃左右,仍明显感觉口腔疼痛,不愿进食、不愿喝水,口腔溃疡灶无明显缩小或加重或有新增病灶[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5%、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Ⅰ的25.7%、80.0%和对照组Ⅱ的20.0%、70.0%(P0.05)。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n=40) 17(42.5)* 21(52.5) 2(5.0) 38(95.0)*
对照组Ⅰ(n=35) 8(25.7) 20(57.1) 7(20.0) 28(80.0)
对照组Ⅱ(n=20) 4(20.0) 10(50.0) 6(30.0) 14(70.0)
*P0.05,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比较
2.2 三组退热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比较,治疗组退热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三组均全程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药物过敏性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