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化价值及现代意义论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文化价值及现代意义论析

诗经文化价值及现代意义论析   [摘 要]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之一的《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友爱亲情、忧患意识、审美意识、人文精神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诗经;文化价值;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6)09-0118-03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有极大的冲击,也改变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伦理观念,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文化创新,而且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神,重铸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诗经》的文化价值      继承传统,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诗经》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近500年间的305篇作品,其丰富的内容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在当代具有多学科的研究性质。《诗经》是儒家的“圣经”,文学的“圣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首先,《诗经》不是一部普通的、单纯的诗歌总集,而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艺术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典籍。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歌谣到《诗经》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原始歌谣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二节拍样式,倜易》卦爻中遗存诗歌的起兴手法,为《诗经》提供了最直接的创作经验。而“诗言志”的古老诗歌观念和原始歌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对《诗经》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诗经》的产生,既不同于原始神话的集体无意识,也有别于原始歌谣宗教咒语“蜡辞”,而是更多融进了善恶是非的道德评判和对审美意识的明确追求,用实践理性精神发挥着诗歌“言志”“载道”的功能。所以,我们看到,《小雅?采薇》“靡室靡家,?N狁之故”,深切体现出不顾个人生活而保卫祖国家园的爱国情感;《唐风?鸨羽》“王室靡?O,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抒发了对父母兄弟的牵挂和关切之情;《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其忧患意识是何等的深重;《周颂?敬之》“敬之敬之,无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集中反映出周人“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这些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友情亲情、忧患意识、人文精神等,具有原创性的意义和价值,在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和灵魂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诗经》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教课书,起到了教化万民的作用,即所谓“诗敦”。《诗经》被视为“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文本。《诗经》本身既是诗歌,也是历史;是具有审美特性的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教科书。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段话并不是对《诗》作用的夸张,而恰恰是站在儒家思想立场上对《诗》的意义的正确评估。“兴”,就是触发联想,“观”,就是情感激发,“群”,就是和谐社会,“怨”,就是讽谏。“事父”、“事君”就是礼教政治中“孝”与“忠”的体现。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积淀知识,为社会培养“君子”的必要手段。因为《诗经》以其包孕题材的广泛和文化内容的丰富,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周文化精神,的确可以进行深刻的思想开掘。而《诗经》又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不是在枯燥的说教中,而是审美的愉悦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再次,《诗经》在周代社会不仅仅是一部文学总集,而是周代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的艺术表现,是中华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周代贵族的“君子”人格、仪表风范、文化修养,周代社会的礼乐精神和宗法制度等,都在《诗经》中有所表现。《诗经》中的燕飨诗在礼乐文化方面最为突出。通过欢聚宴饮的活动场面,达到了遵循燕飨礼仪、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能作用。《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小雅?彤弓》:“彤弓??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群臣赞美周王,并向周王进谏治国之道,周王称赞群臣品德高尚,并给群臣赐赠礼品。燕飨之礼不仅有具体的内容,而且还有礼仪的规定与道德修养,要“彼交匪敖”(《小雅?桑扈》)、“饮酒温克”、“各敬尔仪”(《小雅?小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