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2课《唐不辱使命》教案 新人教版1
PAGE
PAGE 11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一、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 学习并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语感。
2.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3. 学习论辩技巧。
情感目标
感受唐雎的精神力量,学习唐雎的勇敢和智慧。
二、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2.感受唐雎的精神力量,学习唐雎的勇敢和智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约在战国末期的最后十年间,秦国的兼并与其他六国的反兼并的矛盾空前尖锐。当时,一些国家屈服于秦的威势,表现软弱,“割地赂秦”,以牺牲国土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和平。但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起来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我们语文课本上有篇课文,就记述了当时一个附庸小国安陵,识破了秦王名义上要求“易地”,实际上是妄图吞并的阴谋,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出使到秦国去的使臣唐雎,不畏强暴,同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最后“挺剑而起”,要与秦王以死相拼,终于挫败了秦王,取得了这一外交斗争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
?
(二)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下迄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命名为《战国策》。
?
(三)本课重点、难点文言知识梳理:
1. 一词多义:
????????
2. 词类活用:
(1)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2)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4)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灭亡)
(5)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6)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3. 古今异义:
(1)唐雎不辱使命(使命:古义指出使的任务;今义指重大的任务)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寡人:古义指古代君主的谦称;今义指孤独无助的人)
(3)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代为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这样、如此;今作转折连词,常与“但是”配套使用)?
(4)非若是也(是:古义指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5)休祲降于天(休:古义指吉祥;今义常用为休息)
(6)愿终守之,弗敢易(愿:古义指希望;今义为愿望)
?
(四)探究学习:
1. 分析人物形象: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 反比例函数本章小结与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2 第课时 其他学科中的反比例函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1_2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小册子)课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 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小册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2 第2课时 其他学科中的反比例函数(小册子)课件 (新)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1_1 反比例函数(小册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2 第课时 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1_2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7_2_ 第3课时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 锐角三角函数检测卷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4《出师表》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课《心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1《园春 雪》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过关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案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致女儿的》教案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范进中举》公开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1.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各课过关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