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影响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的影响
摘要 开展了小麦不同播期与播量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量增加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每穗粒数逐渐减少,千粒重减小;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生育期缩短。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播量 产量 经济性状 生育期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9)08―016―03
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铜陵市农业局自2007年开始对冬闲田进行了小麦种植。为了探索小麦适期、适量播种的问题,提高小麦产量,铜陵市农业局于2007~2008年度开展了小麦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与不同播量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铜陵市普济圩农场农科所试验基地,离市中心约10km,试验区地势平坦,土质为白土,肥力中上等,上茬为空闲田。
1.2 播前准备 播种前取试验地0-20cm的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状况,分别为有机质13.95g/kg、全氮0.79g/kg、碱解氮81.0mg/kg、速效磷14.0m/kg和速效钾88.43mg/kg。10月7日用机械翻耕田地,10月9日田整地造墒,人工开沟条播。每期播种前ld,对各小区实行2次精细整墒。施肥水平为尿素150k/hm2、磷酸二铵(N17、P45)225kg/hm2和钾肥112.5k/hm2。
l.3 品种安排 选择适宜铜陵市种植的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2和皖麦33。
1.4 播期设计 共设5个播期水平。以近几年当地常规播期为对照,向前每推6d为1期,向后每推6d为1期,共设5期,分别为10月12日、10月18日、10月24日、10月30日和11月5日。 1.5 密度设计 共设3个密度水平。在适宜密度基础上,减50%设计1个低密度,增50%设计1个高密度,分别为135万/hm2、270万/hm2、405万/hm2
1.6 小区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20m2(4mx5m),每试验点30个处理,重复3次,共90个小区(表1)。
1.7 田间管理 播种后气候正常,没有出现旱情,出苗情况较好。11月30日喷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7.5%精恶唑禾草灵乳油进行化学除草1次,以灭除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3月14日,追施尿素112.5kg/hm2。6月2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2、3) 参试品种扬麦12各处理折合单产变幅在6486~8054k/hm2,其中,处理⑨产量最高,为8054kg/hm2,与处理④和处理⑩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处理⑧产量为8044kg/hm2,居第2位,与处理⑩差异达0.0l极显著水平;处理②产量为7818kg/hm2,居第3位,与处理⑩产量达0.05显著水平;处理⑩产量最低,为6486kg/hm2;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10月24日播种的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10月12日播种随着密度的增加,处理的产量提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密度增加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
参试品种皖麦33各处理折合单产变幅在5776~8002kg/hm2,其中,处理①产量最高,为8002k/hm2,与处理⑩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处理产量为7834k/hm2,居第2位,与处理⑩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处理③产量最低,为5776kg/hm2,与处理⑩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10月24日播种的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10月12日播种随着密度的增加,处理的产量提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密度增加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
2.2.1 有效穗。参试品种扬麦12各处理有效穗数平均变幅在481.5万-631.5万/hm2,其中处理⑥有效穗数最多,为631.5万/hm2;处理⑩有效穗数最少,为481.57f/hm2;其余各处理有效穗数在484.5万=580.5万/hm2。
参试品种皖麦33各处理有效穗数平均变幅354万-631.5万/hm2,其中处理有效穗数最多,为631.5万/hm2;处理⑩有效穗数最少,为354万/hm2;其余各处理有效穗数在537万-547.5万/hm2。
2.2.2 每穗粒数。参试品种扬麦12各处理每穗粒数平均变幅在34.8-53.4粒,其中处理④最多,为53.4粒,处理⑩每穗粒数最少,为34.8粒;不同播期低密度处理(①、④、⑦、⑩、⑩)每穗粒数均较多,高密度处理每穗粒数均较少;同一播期随着密度的增加,每穗粒数逐渐减少。
参试品种皖麦33各处理每穗粒数变幅在42.2―57.1粒,其中处理⑤最多,为57.1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基本规则.doc VIP
- 肿瘤内科护理常规.pdf VIP
-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失效条款对比分析.pdf VIP
-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指南2025》解读(2).docx VIP
- 船员起居舱室.pdf VIP
- 慢性肾脏病PPT【71页】_20212085.pptx VIP
- 《闻鸡起舞》儿童绘本成语故事演讲ppt课件(图文).pptx VIP
- 6.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pdf VIP
- 山西汾酒-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汾酒复兴进阶.pdf VIP
- 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手册(2013版)(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