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册 第20课 北方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 岳麓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②穿汉服 ①说汉语 ③改汉姓 汉化措施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②穿汉服 ①说汉语 ③改汉姓 ④结汉亲 汉化措施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学习与探究 想一想这种姻亲关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学汉制用汉礼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进程,为以后南北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梁 齐 东晋 西 晋 北魏 东魏 宋 陈 265-316 280年灭 吴统一 317年 420年 420-589年 386-581年 魏 蜀 吴 隋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263 386年建立 581年 589年 孝文帝 改革 西晋 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 曹魏、前秦、北魏、北周 统一全国的政权: 577年 * * * * * * * * * * * * *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第20课 北方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图中A,B,C分别是什么政权,由谁建立,都城在哪里? B C A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63年 280年 316年 魏灭蜀 265年 司马炎建晋 晋灭吴 统一全国 西晋 灭亡 短暂统一 (1)统治集团耽于享乐,争权夺利; (2)八王之乱,严重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 (3)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起兵反晋。 在此前后的100年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15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陆续出现,加上西南地区的一个政权,总称十六国。 中 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2.北方民族的内迁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交椅、绳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方凳 胡床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此姓氏进入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八场,为决胜词。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440年-465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孝文帝的祖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北魏建立后,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11月月考试题2.doc
- 七年级历12月月考试题1.doc
- 七年级 第2章 地理的面貌(第4课时 世的地形)精讲精练.doc
- 七年级 第章 地理的面貌(第2课时 地球的运动)精讲精练.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10课 变法时代教案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七年级历12月月考试题.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习题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上册 第六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七年级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4 陆变迁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上册 2_2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我们怎样学地理复习课2 (新版)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世界的人口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上册 3_4 世界的聚落课件 (新版)湘教版1.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件(新版)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2 世界人种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2 世界的种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2 界的海陆分布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
文档评论(0)